第149章 醫者仁心(2 / 2)

任爾東還展示了他在醫大二附院被陳琛拒之門外的視頻,以及在青楊區中醫院協助調查證明楊振主任清白的事情。

他說:“即便是在收受回扣成風的環境下,絕大多數的醫生還能保持廉潔自律,秉承著救死扶傷的精神,實事求是地為老百姓做事的。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醫者仁心的堅守,看到‘黨風清正,院風清朗,醫風清新’的希望。”

大屏幕上提示出第三個關鍵詞:“醫療反腐”。

這正是《深度》欄目組頂住壓力,執意要播出這個新聞調查的目的。

屏幕上放出了一些電話錄音和微信聊天記錄,這是來自TPC公司醫藥代表們的言語攻擊。

任爾東為這些泥足深陷的醫藥代表感到惋惜:“在臥底調查期間,我的身份不慎暴露,有人收買我,要花兩百萬讓我閉嘴;有人威脅我,叫囂著隻要我敢講他們的罪狀就打斷我的腿。其實你們大可不必如此,我們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他展示了他在TPC收集的大量學術文獻:“我目睹了一些女同事投懷送抱,把出賣身體當做事業發展的捷徑。我見證了一個有著崇高理想的男代表,一步步墮落成為行業毒瘤。但我相信,300萬醫藥代表也不都是靠回扣返點做業績,醫藥代表是有存在的價值的。”

藥品研發技術日新月異,新藥上市層出不窮,醫生們忙於日常接診事務,很難及時掌握最新的藥品資訊。

醫藥代表,官方定義的是“醫學信息溝通專員”,正是要不斷接收新的資訊,最新的病理知識,藥品研發的最新信息以及自己所賣的藥的詳細內容,把先進治療理念介紹推廣給醫生,讓臨床有更多、更有效的專利新藥,能夠救助更多的病人。

但是長期以來,唯利是圖的藥企老板把銷售任務交給了醫藥代表,以高額銷售提成和年年遞增的業務指標來壓榨醫藥代表,甚至默許和鼓勵他們鋌而走險,遊走於法律邊緣。

一旦出了事,藥企就推諉甩鍋給代表個人身上來規避處罰,導致行賄受賄屢禁不止。

所以醫療腐敗根源在於製度,想要解決它,必須回到製度設計上去。

要讓醫藥代表的收入和藥品銷售額脫鉤!

要讓靠行賄等不正當手段競爭獲利的藥企受到嚴懲!

要提高醫生的收入,讓他們有“向回扣說不”的底氣!

要加大帶金銷售的檢舉力度,讓醫務人員和醫藥代表不敢腐敗!

社會的有效運轉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的,規則發生變化的時候,誰都可能會成為受害者。

從短期來看,醫療反腐或許會對行業造成一定陣痛,讓醫藥代表無所適從,讓醫務工作者失去灰色收入。但從長期來看,清朗的行業環境能夠驅動行業走向正途,剪除了那些非正常銷售手段,大家才能清清白白做人,幹幹淨淨行醫。

一篇簡短的時評結尾,任爾東結束了他的新聞首秀,但也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