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科馬內奇:1961年11月13日出生,羅馬尼亞女子體操運動員。曾在第21屆和第22屆奧運會以及世錦賽上取得多枚獎牌。
人物感言
科馬內奇:在變化多端的體操運動中,每天都會有更困難、更危險的動作出現。因此,在教練的幫助下,我總是努力掌握這些更困難、更危險的動作。
曆史成績
1975年,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個人全能冠軍;
1977年,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個人全能冠軍;
1979年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個人全能冠軍;
1976年,第21屆奧運會體操比賽全能、高低杠、平衡木3項金牌,團體銀牌,自由操銅牌;
1978年,第1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平衡木冠軍,跳馬亞軍,團體亞軍;
1979年,第2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團體冠軍;
1980年,第22屆奧運會體操比賽平衡木、自由體操金牌,個人全能銀牌,團體銀牌;
1981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體操比賽全能、跳馬、平衡木、高低杠、自由體操、團體冠軍。
奧運故事
科馬內奇是羅馬尼亞著名的女子體操運動員,她是世界體操史上一顆耀眼的巨星。在她的體育生涯中,兩次參加奧運會比賽,獲得4項冠軍;此外,她參加其他大型比賽,多次獲得冠軍、亞軍等榮譽。她在高低杠上首創蹬杠弧形轉體180度接後空翻下,被國際體聯命名為“科馬內奇下”
科馬內奇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上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人物,14歲的科馬內奇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個人全能、平衡木、高低杠冠軍以及團體亞軍、自由體操季軍,跳馬第4名。然而更令人驚歎的是她在高低杠上完美無缺的表演征服了在場所以的人,甚至還包括收看奧運會體操比賽的幾億名電視機前的觀眾。
隻見她在兩根杠上穿梭自如,翻騰有致,全場觀眾屏息靜氣,直至她縱身穩穩著地時,大家才恢複呼吸。奧運會體操史上第一個滿分——10分誕生了。而且她在後麵的比賽中接連創造奇跡,在全部項目比賽中共獲得7個滿分,最後她奪得了個人全能、高低杠、平衡木3枚金牌。成為了那屆奧運會上一個傳奇,同時她也憑借這次的完美表現,成為當屆奧運會最受人喜愛和最受關注的女選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超過她。
科馬內奇開創了一個新的體操時代,自她以後,女子體操向高難度和美感發展。在1979年第2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她的手腕因感染腫脹,在一隻手勉強支撐的情況下,科馬內奇熟練而穩定地完成了平衡木整套動作,這一次她為羅馬尼亞隊首次戰勝蘇聯隊,奪取團體冠軍,作出了貢獻。1980年第22屆奧運會上,科馬內奇又奪得平衡木和自由體操2枚金牌。
體操小知識
在體操比賽中,觀眾經常會看到運動員在做吊環或單杠時,手上都帶上一個皮製的東西、一端套在手指上,一端係在手腕上,這就是用來保護手掌的“護掌”因為運動員在做吊環、單杠中的各種懸垂、擺動、回環、轉動等動作時完全是依靠兩隻手抓住環或杠子來完成各種動作的,手掌和器械之間有摩擦,時間久了,手掌上的皮膚和會被磨成泡或繭子,這樣會影響到他們的訓練。為了能保護手掌,能使訓練時間更長些,效果更好一些,避免起泡或起繭子,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就發明了“護掌”後來隨著體操技術的不斷發展,護掌”的功能也發生了變化,逐漸從單一的保護功能進化到能夠提高“握力”幫助和促進動作難度的發展,這使單杠、吊環的技術發展產生了一個飛躍。
1981年在布加勒斯特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科馬內奇以個人全能、高低杠和自由體操3項第一告別體壇。後來,她進入了布加勒斯特體育學院學習,畢業後擔任羅馬尼亞國家體操隊的教練。
科馬內奇不但體操出眾,更是才貌雙全。她在每天10小時體操訓練和4小時學校學習的緊湊時間中,仍成功的掌握了5種語言和各種知識。
她當初為什麼有這樣出色的成績?科馬內奇後來回憶說,這並沒有什麼秘密可言,都是靠自己刻苦訓練的積累,是吃苦和忍耐的積累,是放棄個人其他興趣和愛好的積累,也是比賽經驗的積累。
這四個“積累”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可見,作為奧運冠軍,他們所的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當他們脖子上掛著閃亮的金牌站在領獎台上的時候,我們能否體會到他們所走過的艱辛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