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航也態度激烈:“即使他老人家不放棄,可我們作為弟子,讓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再遠離故土,犯波海上,於心何忍?”
“師兄,我也曾有過你這種想法,所以才在榮睿仙逝後離開了師父,躲在阿育王寺一邊抄經文,一邊等船。可是,你知道嗎?當我聽說師父回到揚州後還在暗中做著東渡的準備時,我感到自己是個懦夫啊!如今,日本遣唐使船終於來大唐了,我無論如何也要讓師父實現大願,東渡成功!”
道航不再說什麼了,他被普照的激情感動了。
普照通過晁衡的介紹,到四方館見到三位大使,陳述了他與榮睿一起請鑒真東渡的五次磨難,鄭重地將敬請鑒真大和尚東渡之事拜托給了大使們。
可是他發現時過境遷,日本的政界、佛教界也許都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大使除了副使吉備真備以外,其他人好像對二十年前隆尊大師和舍人親王上奏天皇,兩個日僧奉詔來大唐禮請高僧的事情不太明了。大使藤原清河隻是應付地表示知道這件事了。
普照告辭出來後,心裏頗為沮喪,又一想,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還是要再次來找大使,直到他們親口答應我以日本使節的身份邀請師父東渡後再離開長安。過了幾日,普照又特意去四方館麵見副大使大伴古麻侶,固執地請他再一次考慮這一請求。
大伴古麻侶上次聽了普照的陳述,被大唐高僧鑒真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他決心要成全此事,問普照:“除了禮請鑒真和尚,還有其他赴日的唐僧嗎?”
“有。”普照點頭。
“都是什麼人?”
“都是鑒真和尚門下的高徒,有台州開元寺的思托;揚州白塔寺的法進、泉州超功寺的曇靜、揚州興雲寺的義靜,衢州靈耀寺的法載。還有……”
大伴古麻侶打斷他,說:“好了,你把鑒真大師和這五位唐僧的名字寫下來交給我吧。”
普照的眼裏露出了希望的火花:“好,我馬上寫給你!”
大伴古麻侶拿到普照寫的東渡僧人的名單後,與大使藤原清河、吉備真備來到晁衡府邸做客的時候交給了晁衡。
“這是普照交上來的名單。”他說。
晁衡接在手裏看了看,說:“這件事自始至終我都很清楚。鑒真乃江淮佛教首領,德高望重,道俗歸心,弟子遍天下,若能將鑒真請到日本去,日本佛法定可大興。”
吉備真備也說:“我日本佛教,戒律鬆弛,私度、自度出家的現象依舊嚴重,朝廷常常為此犯愁。多年來天皇一直想禮請一位大唐高僧,到日本講律授戒,可就是高僧難求。我上次返回時,榮睿、普照他們就聘請了洛陽高僧道璿法師,可惜他到日本後不知道為什麼並沒有能夠講律授戒。如果鑒真大和尚願意前去,當然是夢寐以求的事了。不過,我們如果要邀請的話,不能像榮睿普照那樣私渡,必須向大唐朝廷申請。”
藤原清河點頭:“你說得對。此事最好還是能夠得到朝廷的準許,作為堂堂日本國大使,凡事得做得有理有節。”
“我看能不能就以日本使節的名義寫個奏章?”晁衡說。
藤原清河乘機將此事交給了晁衡:“好吧,阿倍君現在是大唐的朝臣,知道如何下文才能打動聖上。禮請鑒真大和尚之事,就請你代勞起草奏章吧。”
“好吧。我來操辦。”晁衡說:“另外,以日本國名義要求我回國的奏折我也寫好了,請各位過目吧。”說著,他將奏折遞給大使。
日本大使的奏折呈送到宮裏後,三位大使便在晁衡的陪同下四處遊玩去了。
一日,皇上李隆基在興慶宮召見日本遣唐使及晁衡,大使將日本孝謙天皇女帝繼位後為改革圖新,一心師唐興幫的治國之道向玄宗作了詳細介紹。
玄宗聽了很興奮,誇獎道:“日本現在有了賢明的國君,今天看見諸位個個談吐不凡,不愧是來自禮儀之邦的使臣啊!”隨後他講到了奏折。說:“你們的奏折朕看過了。你們請求晁衡和你們一起回國的上奏,朕——理解你們……”
因為上一次他就沒有允許晁衡回國,這一次大家聽他口氣猶豫,臉上立即顯出擔憂的表情。
玄宗說:“尤其是看到晁衡夾在奏折裏思鄉的詩,讓朕不得不再三考慮了。人非草木,思鄉之情人皆有之,應該讓他回去看看了。朕準許了。”
晁衡欣喜萬分地跪下,大聲謝道:“皇恩浩蕩,微臣叩謝皇上!”
諸使也一起表示謝意。
“但是,”玄宗說:“朕並非讓他一去不歸,而是任命晁衡為唐朝回訪日本的使臣。”
大家一聽這話,又再次拜謝。晁衡也表示身為大唐臣子,奉君命回國看看就一準返朝。
玄宗很滿意,他又說:“關於請鑒真和尚傳戒的奏請,朕也沒有異議。”
日本使節聽玄宗連批兩個奏折,更是欣喜。
玄宗鄭重其事地說:“鑒真和尚佛法龍像,名聲稱遠聞。實乃大唐國寶。既然日本國與我大唐有緣,又需要鑒真和尚前去弘揚律法,教化眾生……朕準許他隨船前往。隻是……道教教祖李耳乃我李唐宗室的祖先,朕建議你們再邀兩位道士同行。”
三位大使一聽這話,麵麵相覷,喏喏不語。
返回四方館後,三位大使犯了難,日本朝野正在興盛佛教,如果請兩位道士回去,天皇恐怕也會怪罪的。可在這裏對大唐皇上的要求置之不理也不合適,說不定還會把問題複雜化。怎麼辦?
藤原清河一籌莫展:“如果我們拒絕了聖上派道士去日本的旨意,單請鑒真東渡,顯然不妥。這次赴唐活動非常成功,大唐皇帝也對我們十分厚愛,萬萬不能功虧一簣。”作為大使,他不想讓這次出訪出現任何紕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他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