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六月,就意味著進入了雷雨季節。在雷雨季節除了要防潮防濕之外,防雷擊也是關鍵。今天小編教大家如何避雷,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6月7日,北京遭遇2011年最強雷雨。北京120調度指揮中心接警記錄顯示,當晚兩人死於雷電事故,其中一人推測為收、晾衣物時被雷擊中。。6月後,全國進入雷雨季節,學習如何避免雷擊成為當務之急。
氣象專家提醒:
1、身處室外,一旦看到閃電或聽到雷聲,就應快速尋找、進入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內,或進入密閉的車輛,不要在樹下避雨。聽到最後一聲雷後,等待30分鍾,再返回室外。其間,最好不要使用手機、MP3等電子產品,特別是不要發短信。
2、在外如找不到避雷處,應盡量下蹲,與地麵越近越好。雙腳並攏,雙手捂住耳朵,避免雷聲傷害聽力。與其他人至少保持4.5米的距離。遠離金屬物體,摘掉身上過多的金屬飾品,也不要使用全金屬把柄的雨傘。
3、暴雨中開車應減速。打雷時,正騎摩托車、單車等趕路的人,最好先下車等雷電過去,切忌狂奔。
汽車內是避雷的理想地方,但開車時,應該格外謹慎、減速慢行,如果有可能,最好將車開到安全地帶,等暴雨結束後繼續上路。
4、如在室內,應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進入室內;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線上網;不要到陽台收、晾衣物。
如果雷電猛烈,最好切斷所有家用電器的電源,防止家電受損。不要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以防止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接受到雷電,通過水管電擊人體。
“天打雷劈”時哪裏最安全?
你是否對這樣的場麵心生恐懼:天空烏雲壓頂,整個世界籠罩在黑暗之中,突然一道閃電擊破長空,隨後“哢嚓”一聲,隆隆雷聲在頭頂作響,接著瓢潑大雨從天而降……
當電閃雷鳴的時候,你是否已做好防雷電準備呢?俗話說“天打雷劈”,如果防範不當,可能會引雷電上身。這是為什麼呢?
雷電是一種大氣中放電現象。積雨雲在形成過程中,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雲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放電,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閃電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至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一千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在雷電放電地點會出現強烈的閃光和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人們見到和聽到的閃電雷鳴。
如果人被雷電擊中,電流會迅速通過人體,重者可導致心跳、呼吸停止,腦組織缺氧而死亡。另外,雷擊時產生的火花,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膚燒灼傷。雷電擊傷,亦可使人體出現樹枝狀雷擊紋,表皮剝脫,皮內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內髒破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