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童年時代》更多支持!
楔子(一):如來傳說。
傳說,如來佛主成佛之前是一名凡人,其母親摩耶夫人夢象受孕,在無憂樹下誕下一子,名為喬達摩·悉達多,成為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是為釋迦牟尼原名。
喬達摩·悉達多出生就能走路,下地走路,行走七步,步步生蓮花,且舉目四顧,每一步均能踩出一朵蓮花來。爾後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喬達摩·悉達多在十六歲時,精通人世所有學問和武功,可謂文武雙全。由此至後來,他自創得有九套掌法,稱為釋迦九掌。
掌法一出,震驚當時世界,每一掌皆屬上乘武功絕學,掌掌威力震天,一掌更比一掌高。
第一掌,練成之後,運功之時掌心發出一道閃閃金光,耀眼奪目。
......
第七掌,若是練成,威力驚人,掌勢滔天,無窮無盡,威力如海,無邊無界。
第八掌,練成之日,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遊走天、地之間,除惡揚善,普渡眾生,凡世其餘的一切武功,均不能與之抗衡。已臻至出神入化境界,堪稱神掌,神妙驚人。
第九掌,若是練成,可超脫俗世,涅槃往生,逍遙宇宙虛空。已然超出三世因果,跨越六道輪回,此掌驚天地泣鬼神,掌風所及,掌勢便至,威力如天似地,可盡誅六道妖魔。
......
喬達摩·悉達多在十九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創立釋迦第七掌。
三十五歲時,他在菩提樹下靜坐禪悟,此時他正自創釋迦第八掌,曆經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大徹大悟,練得絕世神掌,遂開啟佛教,四處遊走,渡化眾生,終成一代佛主,如來佛主。
直至最後涅槃之時,大地震動,人神共悲,如來佛主悟透前世、今生、來世三世因果循環,前世種因,今生受果,今生造因,來世受果。化身跨越天道、人間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道,往生宇宙虛空世界。唯有法身尚在人間,法身即為真身,真身終於創得釋迦第九掌之日,當即飛離人世,真身化作一隻巨大手掌,天地變色,日月無光,巨掌拍向天際,天地隨之一震,驚天地泣鬼神,盡數誅殺了六道內作祟妖魔。
巨掌消散之時亦為如來真身消亡之時,化作一顆舍利,舍利從天空緩緩下落,劃破天際,最後朝日出東方墜落而去。
在神秘的東方國度,當時的中原大地之上,天空中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墜落在渭水河畔。
---------------------------------------------------------------------------------------------
楔子(二):傳國玉璽。
在神秘的東方國度,中原大地之上,天空中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緩緩墜落在渭水河畔。
渭水是黃河支流,流遍了中原大地各處角落。
渭水流過了一座山,名為荊山,又名玉山、藍田山。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腳下的渭水河邊撿到一塊璞玉。
卞和遂將璞玉進獻給楚文王,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壁。
和氏壁麵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
有《戰國策》記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其中“和璞”指的便是和氏璧。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傳為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發現,初不為人知,後由文王常識,琢磨成器,命名為和氏璧,乃成為傳世之寶。春秋戰國之際,幾經流落,最後歸秦,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禦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纓將禦璽獻給了劉邦,此玉璽歸於漢劉邦。到漢末董卓之亂,禦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滅陳後,禦璽被陳朝的蕭太後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禦璽歸唐。五代十國時,滅下大亂,流傳的禦璽不知所終。
自此由秦流傳於後的傳國禦璽竟然不知所終!
傳國玉璽,由藍田美玉製成,上曰:“壽命於天,既受永昌”。
---------------------------------------------------------------------------------------------
楔子(三):麒麟鳳凰。
五代十國之後,到了北宋年間,恰逢戰亂年間。
一日夜裏,天生異象,太白星起,紫薇星落,星空劃過一道流星,流星墜落於渦水岸邊。
這個流星閃過的夜裏,一位懷胎十月的婦人產下一個嬰孩,孩子父親姓陳,見孩子甫一出生雙眉間額頭正中有一道彎月痕跡,似一隻眼睛,沉睡未醒,乃天生胎記。
父親給孩子取名為陳摶。
陳摶四五歲時,在渦水岸邊遊戲玩耍,有青衣老婦給他哺乳,從這以後陳摶日益聰明穎悟。
陳摶到了八九歲後,讀經史百家,一見成誦,不再相忘,以詩著名。
到了弱冠之年,陳摶進京城趕考,時逢官場黑暗,名落孫山,於是他發誓不再求仕途官職,隻以山水為樂。
陳摶自號圖南,好友徐子平對他予以評價“圖南有經世之才”,有人把陳摶之名上奏朝廷,兩度覲見皇帝,皇帝對他十分賞識,多次向他尋求煉丹化成金銀之事、吐納養生之理,並且許陳摶以高官俸祿,他通通不要。
老年之後,他與好友徐子平一起隱居華山,二人於華山之巔,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一方玉印,玉印上刻有字跡“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二人深知這是天下人苦苦追尋的傳國玉璽,二人心想:若是傳國玉璽再次重現人間,必然會掀起一場爭奪大戰,不免生靈塗炭,百姓遭殃。於是二人索性將傳國玉璽一分為二,打造成兩塊一模一樣的玉佩,一隻刻以麒麟雕紋,另一隻刻以鳳凰圖騰。二人一人保管一隻,陳摶得麒麟玉佩,徐子平得鳳凰玉佩。
玉佩碧綠,色澤靚麗,晶瑩剔透。若握於掌中,玉則溫潤而澤,人則心平氣和,恬淡舒和。
一日夜裏,陳摶靜心觀賞玉佩,忽然間突生異象,隻見碧綠色玉佩閃閃發光,幽幽綠光,懾人心魂。陳摶隻得閉上雙目。
說也奇怪,陳摶閉上雙眼,卻仍然能看見玉佩發出幽幽綠光,隻見他額頭正中,那彎月胎記不知何時竟然以經化作一隻明眸,似一隻天眼,將碧綠玉佩敲得清清楚楚。玉佩閃閃發光,忽然之間,光芒更盛,隻見玉佩四周麒麟雕紋愈來愈亮,隱約之間,光芒炸開,一隻麒麟神獸飛升而現,陳摶哪見過如此景象,早已嚇得心神俱滅,昏倒在地。
第二日,陳摶緩緩睜開眼來。好友徐子平已在他床頭等候多時,見陳摶醒來,說道:“昨夜我的鳳凰玉佩生出奇異景象,發出綠光,鳳凰顯現。”陳摶也忙說道:“我的麒麟玉佩也是。”
二人當時皆已年老,兩位老人驚訝不已,辛辛苦苦終於得來一番線索:玉佩來自傳國玉璽,麒麟鳳凰隻是後來刻上的雕紋,奇怪之處必然來源於玉璽本身。當時傳國玉璽由秦國丞相李斯命人打造,據說取材於和氏璧,難道奇異之處源於和氏璧?
後來二人日日查閱典籍、翻閱史冊,終於得知和氏璧最初現於楚國,是楚國一個名為卞和的人在荊山發現的。可是多年前的荊山在哪,到底有何神秘?最終還是未能解開謎團。
自那天夜裏,陳摶天眼開通,通易能預。
“易”指的是《易經》、玄學易道之術,“預”指的是預知天意、預知人意。
陳摶享年一百一十八歲,留給後人《指玄篇》《易龍圖》《先天圖》《無極圖》,被後世譽為道祖儒師。
陳摶的好友徐子平,創立了八字命理,被後人譽為八字算命的開河祖師。
---------------------------------------------------------------------------------------------
楔子(四):佛傳中土。
據史冊記載,漢明帝永平七年派遣使者十二人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三年後,十二位使者同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回到京城洛陽,帶回了經書和佛像,同時在洛陽建造中國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馬寺”。
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漢化,形成了中國佛教。
從南北朝開始中國佛教進入興盛發展階段。
南北朝時佛教已遍布全國,佛教徒數量增加很快,北方的長安僧尼過萬,南方的建業(今南京)有佛寺數百座。
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鼎盛之時。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也十分推崇佛教。從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中可以看出來,當時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推崇佛法。
至此,中國佛學逐步發展成熟。
---------------------------------------------------------------------------------------------
楔子(五):佛山大戰。
明朝末年,白馬寺中的一位掃地僧人,掃地僧胸前戴著一枚麒麟玉佩,他雙手捧一本佛經,哈哈大笑,笑聲震天:“神功已成,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原來佛經中暗藏釋迦九掌武功和心法,掃地僧日夜埋頭鑽研佛經數十年,終於一朝頓悟。
掃地僧練成之後,又添加一招新的掌法招式,他命這套武功為“如來神掌”。
自此,如來神掌驚現江湖。
當時武林門派昌盛,北有少林、峨眉,南有華山、武當,南北之中還有一個新興的九陽門派,其創立祖師稱為張宗師。
如來神掌驚現江湖,掃地僧上門挑戰少林、武當、峨眉、華山、崆峒、昆侖六大門派,六大門派竟然皆落得一個慘敗的結局。
如來神掌震驚江湖,無人能敵。
最後唯有九陽門派的祖師張宗師未被挑戰,或許能夠與之一戰。
......
中原武林所有英雄豪傑都把希望寄托於張宗師身上,皆希望他能與掃地僧一較高下。
張宗師開創九陽門派,其九陽神功出神入化,不知比起如來神掌,到底如何?
......
有後世傳言,張宗師曾與掃地僧有過一場大戰,第九重九陽神功對戰如來神掌第九式如來滅魔,那場驚天動地的戰鬥,令風雲為之變色,讓天地為之哭泣,連日月也為之黯淡無光。
據說二人那場大戰發生在南方一個小鎮的大山之中,叫佛寶山。
說起那場大戰的勝負,有人說二人打成平手,也有人說張宗師輸了,因為九陽門派的張宗師不就之後就染病死了。
更有江湖傳言,掃地僧領悟如來神掌第十式天地重生,已經堪破三世因果,跨越了六道輪回,涅槃成佛,其化身宇宙虛空追隨如來佛主而去,真身留下了十式如來秘籍和麒麟玉佩,傳與了新一代如來傳人。
自此,後世之人興起了一個傳說,如來傳人即為佩戴麒麟玉佩者,若能練就如來神掌,第九式便可除妖降魔,第十式亦可涅槃成佛。
十式如來,曠世奇人所創,流傳為一代佳話,除掃地僧一人之外,後人竟然無人能窺其堂奧。
------------------------------------------------------------------------------------------------------------------------------------------------------------------------------------------
這是,二零二三年。
一輛最新款紅色布加迪威龍和一輛白色加長車身的邁巴赫一前一後飛馳而過,引來無數人的目光。
在上高速的路口,當收費站值班小夥透過車窗見到車裏主人麵孔時,兩眼放光瞳孔微張,驚得一呆。爾後年輕小夥回過神來,激動得大聲叫道:“偶像,我愛你們!”偶像卻早已駛遠。
年輕小夥二十出頭,剛剛大學畢業的年紀,匆匆回到值班室,高興道:“張叔,我見到我的偶像了。”
“小左,你的偶像我知道,是汪營鎮最富有的人吧。”說話的是一個五十多的中年人。
小左忙道:“我的偶像可不得了,他們可是兩位成功的企業家,家鄉發財致富的典範,僅僅十年時間他們一躍成為全鎮首富,其創業成功的事跡已成經典,出現在本市中小學的的教材上,以此來激勵下一代的孩子們。”
張叔麵帶笑容,吸了一口煙,緩緩吐出眼圈,慢悠悠道:“天下終究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當年我還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他們倆可還在我眼皮地下尿褲子玩泥巴。那時候的我可謂意氣風發,壯誌淩雲,立誓要外出闖蕩,一定要打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沒想到幾十年後竟一事無成,庸庸碌碌地生活了半輩子。我希望你能明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