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凡例(1 / 1)

一、本書收錄自秦至漢越地名賢一百五十五人,既有鄉土所出,也指異邑寓賢。稱為越地,指代漢順帝永建四年以後會稽郡之別於吳郡者,與明代徐象梅所謂兩浙之地相同。

二、本書主要依據兩類材料:正史和方誌。秦漢名賢為本土所出,見於正史方誌,徑采本傳。他邑寓賢,依方誌取其越地行跡。魏晉人物,依方誌節其漢代事略。

三、本書正文以白話文直譯人物傳記。考證文字,見於腳注,時出正史、方誌、他書材料以互質,力求古雅、通俗同時呈現。

四、本書所收名賢,年代久遠,見於諸書。為方便讀者尋根探源、按圖索驥,故以史誌文獻為綱,布置人物出場。史誌文獻大體以編纂刊行先後排列。

五、人物隸於鄉邑,然常有數種方誌同收一人者。人物隸屬,時有異同。本書列人物於方誌,不作籍貫考辨,隻為詳述行跡。

六、本書參閱台灣成文出版社《中國方誌叢書》浙江部共一百八十種。然載入正文,以傳記翔實可考為準,不求府邑齊全。或有府邑,數誌並列;或有縣誌,通篇無載。

七、方誌收錄人物有顯誤如葛洪列於漢時者不取,有爭議如澹台敬伯列於越地者仍舊不改,具體情形於注解中辨明。

八、名賢傳記之後,附列二表,標明文獻編纂、文獻版本、人物出處與分布,以便查找。

九、今人欲考秦漢越地人物,不能不查《會稽典錄》與《兩浙名賢錄》,然此二書向無單行,又乏點校。本書附列二書標點整理文字(《兩浙名賢錄》取秦漢部),俾學者查用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