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2 / 2)

“差不多得有!”

在場的人都是聰明人,但這雞舍是怎麼也看不出門道來了。一邊議論著,一邊就是把眼神看向張守仁。

這個人,一邊在磨刀霍霍的備戰,隨時準備出動打仗,一邊又悄沒聲的搞出這麼大規模的養殖場來!

對明朝人來說,養雞不是稀奇的事,象張守仁這樣的養雞,才是稀罕事。

當時的人養雞,最多不會超過十隻之數,一則沒那麼多剩飯剩菜,也沒那麼多功夫照顧,二則雞會很容易生病,一旦生病,一死就是一窩,養的越多,損失越大。

再加上雞的生長周期不算長,養一批殺一批賣一批,反正循環著養和賣就是了。隻有下蛋的老母雞,那是一直養在家裏,不過數量也不會多,最多三五隻就夠了。

張守仁的這一排雞舍,投放的時候就是一千五百隻,到現在快一個月了,死了二百多,還剩下這一千多隻。

以當時的條件來說,這個死亡率是可以接受了。

雞長的越大,抵抗力也越強,精心照顧,張守仁覺得是可以把雞養好的。

等再大一些,就分蛋雞和肉雞,分別來養,反正他地方大的很,也不必放在籠裏養了,地方大些,通風好些,雞生病的可能性也是降到最低。

喝的水是開水,喂的料也是煮過,盡可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還有石灰消毒等措施,也是寫成規章製度,規定下來。

這邊的雞場是有專門的工人照顧,外圍是陸防營的士兵們把守,不要說老百姓不能隨意進來,就是張守仁自己進來,還得對口令。

人來的少,人身上的各種病毒也不大可能傳染給雞群,危險性就是更小一些。

“這些雞要是長大了……”

“還有雞蛋!”

老掌櫃和秦東主的眼中,有火花四濺。

兩個商人,立刻就是看出了這龐大的商機。雞鴨魚肉,人皆所欲。以前的大明,物價便宜,一隻活肥雞也就是四分銀子,一兩銀子夠買二十隻的,養雞真不是什麼難事,雖然沒有人規模化養殖,但小家小戶好歹養一群,不費事,養肥了就賣,賣幾隻賺一兩錢銀子,換幾鬥米,一家人也好吃飯。

雞蛋的價格也是不貴,幾斤雞蛋抵一隻雞,隨行就市,嚇不著人。

現在是不成了,也不知道咋了,年景不好不說,這物價是一年比一年高。普通人,哪怕就是秦東主這樣的大商人,也是搞不清楚明末物價持續上漲的真相,不過對物價的把握那是沒有話說的。

現在一隻活肥雞,最便宜也得六分銀子,肥壯一些的,賣個七分八分,也不是不可能。

十來隻雞,就是兩把銀子,眼前一排雞舍是一千來隻,十排是多少,百排是多少?

持續不斷的出籠,又是多少?

一買數千隻,盡快出手發賣,雞不比牛羊,小門小戶的城裏人也舍得買隻來吃吃,雞蛋也是補身子的好東西,家裏有老人孩子的,再省也得花這個錢。

這個商機,就是值得今天跑這麼一趟了!

“國華,老頭子臉皮厚,這可得先說一句,雞成了,我們利豐行先要!”

“哈哈,既然你們今天來了,自然也是先盡著你們。”

張守仁也不為難他們,養雞原本就是要賣的,當然軍中所需也大,但他的雞場除了圈養,還打算叫農戶多放養一些,雞好養,好吃,再加上大量購買鴨苗,叫每家農戶都放養鴨群,也是替軍中的肉食補充預備的,還有附近的山林很多,草地也多,放羊的人卻少,這一點也是叫張守仁發覺了,羊群以三五十隻左右的規模,最少放他幾十過百群。

明年這時候,恐怕肉食多的吃不完了,吃不完,不賣難道留著發臭?

“賣,賣,哈哈。”張守仁十分高興,對著兩個關係不壞的商人道:“那邊是豬舍,也有一百多排,每屋兩頭,先養著五百頭,這數字嚇人否?吃不完的,也是要賣,還有這白河膠河一帶,打算大量放養鴨群,挖的池塘,也是要放鴨子,還有林中養雞,放鵝,羊,這麼多好吃的,也不能盡著我的人全吃了,兩位買回去,我膠萊一帶的百姓,以後不必素食小菜,也能經常吃點葷腥了!”

“大人的用意,恐怕還不止這些吧。”半天沒說話的陳公子說話了,聲音竟是帶著顫音。眼前這一切,給他的震撼肯定不輕,所以他眉頭緊皺,十分緊張的模樣。

“當然不止如此。”張守仁大笑道:“雞舍裏每天都鏟糞,投入池塘,用來喂魚肥塘,豬糞,鏟起肥田,肥塘,都是好東西。有眼前這些,就是一個大生態圈,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