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1 / 2)

盧象升的心情確實十分愉快,他老父病逝後,原本他是一力請辭官回家居喪丁憂,身為人子,理應盡孝。

但皇帝再三慰留奪情,不準他辭官,此時也正值戰時,盧象升原本一心想居喪的念頭也淡了下來。

大明的讀書人,無非就是兩件事,一曰孝,二曰忠。

此時奉命擊奴,不能盡孝,也可為國盡忠。

宣大,遼鎮,薊鎮諸路兵馬相加,可得鐵騎強兵五六萬人,集中一處,可以痛殲頑敵。

此次進關來的清軍有十萬人左右,其中應有一兩萬的蒙古人,相當數字的輔兵,漢軍,真正的女真八旗,也就三四萬人,其中護軍、驍騎、前鋒等諸營精銳的數字不會超過兩萬,剩下的就是有馬和無馬的跟役,旗營弓手等等。

盧象升鎮邊有年,對清軍已經有所了解,八旗的人數沒有關外很多人想象的那麼多,除了三四萬人左右的精銳外,餘者也不足道。

他現在有所計劃,打算把宣大和薊鎮遼鎮兵馬集結在麾下,以精銳騎兵為突擊力量,集中一處有三到四萬人左右,一直咬著清軍不放,確保京師無憂的同時,使得清軍首尾難顧。

若是清軍不分兵,他就倚城與敵對峙。

一旦清軍分兵抄掠,明軍的優勢騎兵就能包抄打擊一路,隻要一路獲勝,天下勤王兵馬士氣提高,清軍將會在關內蒙受嚴重的損失!

清軍數次入關,給關內人民帶來的就隻有血與火,村莊被焚毀,青壯和女人被掠走,老人孩子被屠殺,這樣的血仇下來,一定要叫這些人形野獸付出足夠的代價!

看到盧象升的模樣,虎大威與楊國柱相視一笑,彼此都覺得振奮。

隻有王樸麵無表情,隻是唇間有一抹極細微的表情,似乎是在冷笑,或是嘲諷著什麼。

“製台大人,”正在此時,外間有一個小校掀開帳幕進來,見盧象升麵露不悅之色,這個小校忙半跪著,稟道:“外頭來了幾個中使,道是來傳旨的。”

“嗯,料想也該有旨意下來。”

盧象升站起身來,便是大步向外行去。

督標營地的正中,已經進來一隊京營兵馬,都是穿著銀色鎖子甲,騎著雄健的高頭大馬,人也是長的樣子漂亮,高大健壯。

但神色之間,就是麵團團的,沒有什麼殺氣,舉手投足,最多說是幹練,一點軍人的孔武之氣也沒有。

當時京營的戰力,已經是叫全天下人都瞧不起,在場的宣大將士也沒有人把他們當回事,這些京營兵也很局促拘束,湊在一起,不怎麼敢出聲。

“京營將士們遠來辛苦了,伺候天使也是要緊差事,你們怎麼不趕緊招呼人家?”

盧象升見此,用嚴厲的眼神看了一眼自己的中軍,中軍會意,連忙將一群京營兵招呼下來,叫人替他們涮洗戰馬,並且喂料,同時給每個京營將士發了一錠銀子,並且叫人趕緊預備酒飯,叫這些營兵下去吃。

這一下,這些京營兵都是眉開眼笑,十分滿意的下去了。

“下次莫要再叫我提醒了!”

在太監們準備開讀的時候,盧象升對自己的中軍吩咐道:“我很可能在京城腳下與奴決戰,到時候這些京營兵哪怕搖旗呐喊,也好過與我們生嫌隙要好的多,你明白了沒有?”

“是,末將知錯了。”

“一切以大局為重,下去吧。”

此時盧象升也是十分小心,他奉命總督天下勤王兵馬,自是要對各支兵馬都一視同仁,不能叫人生出怨望來。

眼前這些京營兵雖沒有要緊人物,但回京之後的述說很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欲行大事,小節也不能疏忽。

盧象升行事,向來就是率直中有精細的一麵,不然的話,也到不得如今的身份地位。

京營兵號稱二十萬,實際有五六萬人可以做戰,當然,是指守城,出城野戰的話,一千人也沒有。

但就是這樣一支力量,也是要算在自己可操控的棋子之中。

為大將者,必須如此。

“臣,永服辭訓,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天使開讀詔旨之後,盧象升神情十分激動,整個宣大鎮的將士們也是興高采烈,十分高興。

這一次崇禎皇帝仍然在詔書中命盧象升總督天下勤王兵馬,而且再一次賜給了盧象升以尚方寶劍。

這是盧象升第三次獲賜尚方寶劍,在營伍陣前,臨戰時賜給寶劍,無疑是皇帝對他十分信任倚重,特別用這種方式來加強盧象升的威望,震懾那些驕縱跋扈的大小軍頭們,能得到這種榮譽,無疑代表盧象升在皇帝心中有極高的地位,這是一件十分值得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