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1 / 2)

“來,這是哥從京師來回來的箱子,裏頭是一些精致首飾,有金飾,還有幾樣寶石,翡翠,玉石,反正花了哥不少銀子……你出嫁了,這就算是你真正的私房體己。”

林文遠含笑說著,雲娘便是眼中含淚聽著,到最後林文遠才撫著她的頭,笑道:“好了,我要到大人那裏去了,還有要緊的事呢。”

見妹子用探詢的眼神看向自己,林文遠苦笑道:“消息怕是不大好,估摸著,韃子快要第四次入寇我大明了。”

“啊?”

雲娘一聲驚呼,道:“韃子又要來了?上一次,聽說就掠走幾十萬人,殺了過百萬人,到處都是被燒的莊子和村子,這才消停幾年,怎麼他們又要來了?”

“狗韃子,怕是他們吃食又不夠了,又要來搶我們大明百姓的吃食和衣物,耕牛,豬羊,雞鴨,他們什麼都要。見人就殺,十分可惡。”

提起韃子,兄妹二人都是十分憤怒。

山東這裏雖然沒有遭遇過清軍入境,但前幾次清軍入侵進來,兵鋒已經距離山東很近,幾次京師告警戒嚴時,山東的兵馬也曾經奉命集結,並且奉調北上。

浮山也是衛所,周炳林千戶在當時曾經帶著五十多個親軍家丁,前往萊州與別路兵馬會合,預備一起北上援助京師。

在出省境不遠,還遠遠沒有到達京師的地方,清軍就已經出塞了。

幾次戰爭,北部中國的平民遭遇了極大的苦難和損失。

後世的人總以後世的思維和想法來看當時的事,其實是愚蠢和淺薄的。

在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民族融合,也沒有大的華夏的說法,隻有明國和清的對立,隻有漢和女真、蒙古等各族的廝殺。

隻有鐵和血,戰火彌漫。

漢人被殺死,整村的被殺死,特別是老人和孩童,因為在被清軍掠走之後,漫漫長征,健壯的漢人男女會照顧這些老弱,所以好辦法就是先殺掉他們。

這樣才能掠走青年男子和健康的女人,一路如牛羊一般,被清軍押著北上,一直往北,直到遼東的冰天雪地之中。

到了那裏,男子被迫種地,然後時間久了,二十丁抽一的被選入清軍之中,剃了辮子,發給戰袍衣甲,再為這些異族軍隊效力,去殺害自己的族人同胞,掠走他們的財富,把自己曾經遭遇的惡,加諸在其餘人的身上。

男子效力打仗,種地,當包衣,養活那些高高在上的八旗貴胃們,女人們要麼早就被分給這些貴族和將領們,要麼就被賜給那些忠心效力的漢人奴才,如果是女人太多的話,就會被成百上千的賣到草原上去,在那裏,很多渾身騷臭,窮的隻有牛羊的蒙古人正等著這些漢人女子,他們用幾匹馬就能換一個女人,這在正常年景,連蒙古女人都換不到,更不要提漢人的女子了。

種種惡行,也是通過很多渠道傳回到山東來。

這裏和江南不同,在江南,聽說韃子就象聽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一樣,根本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異族武裝的可怕之處。

他們以為清就象某一個階段的蒙古部族一樣,比如瓦刺部落,俺答汗,小王子,這些蒙古人也曾經控弦十萬,甚至導致京師戒嚴,但大明都挺了過來,然後這些異族都毫無懸念的衰弱下去了。

一直到清軍占領北京,山西,河北時,這些江南的士大夫還幻想著能叫清人退兵,用錢財買通他們,把這些最凶惡的敵人當白癡一樣的看,有不少大官,還指望利用清軍打農民軍,叫什麼“借虜平賊”。

種種幻想,不一而足,後人看著十分可笑,但在當時的人來說,隔一條小河的鄰村就可能老死不相往來,相隔幾千裏的北方在發生著什麼,他們又怎麼能知道並且真正關心呢?

關心這些事的,永遠是和這些事可能相關的人們。

山東這裏,距離前線並不遠,清軍的兵鋒和偵騎曾經深入過,而且衛所兵也隨時會被調動,成為營伍兵的後勁。

息息相關,當然感同身受。

而且登萊兵亂時,兵鋒幾乎抵及膠州和浮山,大半個登州失陷,萊州府被圍攻,這一切變亂的來源,就是一支奉命去遼東大淩河做戰的明軍叛亂所帶來的。

戰爭的苦難,這些底層的軍戶們可是比那些天天看著邸報,酒足飯飽之餘和人閑聊的士紳們要懂得的多。

林文遠在京師的這段時間,依靠撒網布自己人,買通外圍,收買情報等很多巧妙的手段,也是使軍情處在北京建立了一個初步的網絡。

這個網絡不一定有多廣,但可靠和縝密程度,還有專業程度,卻是現在中國所有的情報體係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