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割靈麥
初夏,旭日初升的時候 ,從一個古老莊園裏,陸續地走出一百多個莊稼漢,手裏拿著收割麥子的鐮刀、籮筐等工具,有的還背著水杯,水壼,向白水河的北邊走去。
白水河其實是一條大江,發源於蠻獸山脈,三千裏地的雪山之巔 ,經過雪域高原,流經蠻獸山脈,連綿幾千裏,彙聚成湍急的江流,穿越高山峽穀。
在古老的泰安城北,十多裏地的白水河邊有一片平壩,是白水河的泥沙衝積形成的平原,大約有一千多畝土地,當地的人都叫這塊衝積平原叫靈源小壩。
這裏地勢平坦,也是山穀河風交彙之處 ,冷熱氣流錯峰的地方,雨量豐沛,四季分明。
在靈源小壩除了臨江的一麵,其他三麵都是用木樁、鐵絲、荊棘圍了起來。小壩東麵的入口,還修建一座碉堡,碉堡上還修建了三台箭塔。
在這個地方常年駐紮著一小隊士兵,有十二人。這個小隊的成員,每一個人都是煉體九星的人物,人人都是神箭手。領頭的隊長是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孔武有力。他就是泰安郡趙家,很有前途的年輕百夫長趙得坤,是靈動初期,有近一萬多斤的力氣。
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種植的靈麥,現在已經成熟了,到處都是金黃的一片。
靈麥種子,含有少量的靈氣,適宜六七歲兒童,剛開始修行的人吃。靈麥種子是富貴人家孩子修煉打基礎的必備食物。靈氣不充足的地方,根本無法種植靈麥。
因為靈源小壩衝積平原地下有靈脈。剛修煉的靈修的孩子,吃了靈麥種子,能自然而然地提高靈力,孩子吃了靈麥種子可以改善孩子的體質。趙家莊的這些靈麥種子,要上交趙家祠堂。一斤靈麥種子可以換回一兩白銀子。
趙家祠堂要返回一定數量的銀兩,增加趙家莊的莊民創收。這裏種植靈麥種都相當危險。靈源小壩的上空偶爾有猛禽出沒。很多靈禽從白水河的對岸蠻獸山脈,飛到這片土地的上空,偷食靈麥種子。
靈獸從白水河的對岸遊過來偷食靈麥。水流湍急,一般的靈獸是過不了白水河的。
走在隊伍最前麵是一個五十來歲的農民 ,身材高大,壯實,長著一張國字形麵孔,滿臉胡須。這就是趙莊的副莊主王德彪。
走在隊伍最後麵的是一位年近四十來歲的漢子,身材高挑,從五官清晰明朗 。可以看出這人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大帥哥,可是現在頭發和胡須都花白了。這人叫趙守昌,是西北大營趙子安大帥的第三個兒子,他麵部清瘦 ,滿臉的胡須,兩隻眼睛大而有神。今年還不到四十歲,生活的磨難使他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大得多。
趙守用左手拉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後生,後生長相清秀,手裏還抱著一隻小板凳。少年眼光空洞茫然,任由父親趙守昌牽著他的手,機械地邁著步子向前走著。趙守昌很是細心,不時提醒少年注意腳下的田坎溝渠。少年還用古怪的眼神看著自己的父親趙守昌,像是無法理解一樣。
收割小麥的隊伍,在城北的田間小路上穿行。道路的兩邊都是麥田,金黃的麥田連成一片,讓人覺得,馬上就有熱鬧的勞動場麵要在這裏展開。
初夏的時節,路邊還有不知名的野花競相開放。許多野花的名稱,不為人知,依然點綴春天。
隊伍前麵,白水河的對岸,是高聳入雲的蠻獸山脈。半山腰以上都籠罩白茫茫的煙霧之中。
收割靈麥的隊伍,在田間蜿蜒地向白水河邊的靈源小壩而去。
靈源小壩麥田的上空,從蠻夷山脈飛行出來的小鳥特別的多,都是偷食農田裏成熟的靈麥粒的。可是等待它們的是利箭,鳥兒們還是前仆後繼,老遠都能聞到一絲淡淡血腥味。鳥兒們看見收割靈麥種子的隊伍,就從最近處的麥田飛向離人群遠一點的麥田。
白水河對岸的靈獸要是偷食靈麥,隻有從白水靈源小壩的對岸遊過來。初夏蠻夷山脈的冰雪融化,白水河的水勢很大,波濤洶湧。靈獸從白水河對岸的蠻獸山脈,遊到靈源小壩這邊來很難。
僥幸有一兩隻靈獸從白水河的西岸遊過來,箭塔上瞭望的士兵,早就埋伏在白水河江邊,等候白河水漂來的靈獸肉。
白水河的東岸,是地勢較高的一大片平原,大平原的盡頭就是東嶺。平原上散布著不少村落。東嶺的靈獸的也很難聞到靈麥種子散發出來的香味,東嶺的靈獸偷食靈麥種子的幾率很少。倒有不少不怕死的人,要悄悄過來,偷割靈麥。不過大多數死在偷割靈麥種子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