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手爛攤子(2 / 2)

董宴如的漂亮不是那種銳利的,奪目的。她靚得很含蓄,加上她又喜歡笑,笑起來眉眼彎彎,讓人看著就覺得心情舒暢。

這是天賦,別人模仿不來。

“岑主任,就這麼說定了,周末我們直接在這裏見麵吧。關於這次的設計方案,您去了就大概能理解我們這邊的想法了。我給你描述的話,總是差了那麼一點味道。你放心,我們這次出去,吃的住的都是標準之內,這點我懂,肯定不給你招惹麻煩。”

這女孩子說話就是敞亮,分寸感也特別好。而且來的時候也不是空手來的,人家帶來了新整理出來的資料,厚厚一疊,包涵了本地的曆史人物風土人情等等資料。哪怕是從書上摘抄的,能彙集這麼厚一本,那也是下了功夫的。

他們也不是故意為難,實在是之前那個設計師說話太氣人。

但項目肯定是要繼續做的,對方都給搭了梯子了,他們順著下來也不丟人。

再說了,他是本地人,這附近有點名堂的地方他自認為都去過,可對方說的那個小漁村,除了曆史悠久外,一點吸引人的亮點都沒有。這個女孩子怎麼就獨獨看重這裏,還特別說讓他們去了,就知道設計出來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效果。

等董宴如走後,主任想了想,叫了自家弟弟過來,讓他提前過去看看情況。

他弟弟是記者,新人,還在報社混資曆。如果這個小漁村真的有什麼值得發掘的閃光點,讓自己弟弟報道出來,那不就是他工作成績了?

這一點點“以權謀私”還是被允許的。

董宴如選的地方名叫沙二咀。是個沿海地區很常見的小漁村,但因為這裏離市區近,所以每天下午三到五點,市裏的老頭子老太太們會拎著蛇皮袋來這邊挑選海鮮。

清晨的早市是給海鮮商販們的,下午魚市的顧客大部分都是周圍市縣的人。

主任的弟弟叫岑超,一個喜歡攝影的記者。

他聽了哥哥的話後,也覺得很好奇,正好這幾天自己沒找到合適的報道主題,就幹脆收拾了相機和錄音筆,開著麵包車過來踩點了。

他也是提前做了功課的,在家裏谘詢過爺爺奶奶和父母,對於這個普通到毫無特色的小漁村,岑家人隻有一個印象,海貨很新鮮。

岑超媽媽的初中同學就在這邊縣上任職,岑媽媽讓他去了之後,可以先去拜訪一下阿姨,再在縣城找個旅館住下。

從縣城到漁村,隻要半個小時不到的車程。而從市區到縣城,也才一個小時不到。

住在縣城是為了第二天淩晨去看早市,不然人家淩晨三點就開市了,你這邊一點半兩點就得出發,太難受。

岑超拜訪了母親的同學林阿姨,聊天時得知,林阿姨就是這個漁村出來的,她的兄弟至今還生活在這裏,每天早出晚歸打漁特別辛苦。

知道岑超過來采訪,林阿姨都沒想明白,自家這個破破爛爛小漁村有啥值得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