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道德模範(1 / 1)

河岔村的郝玉秀作為全縣第三屆道德模範候選人在縣電視台公示的第四天,縣道德模範評選委員會辦公室接到舉報稱:郝玉秀義務侍候老退伍兵是假的。

這個消息就像在平靜的湖水裏投進了一塊巨石,把本來很嚴肅的評選活動攪得眾說紛紜。不但在老百姓中引起轟動,而且在政界議論更大。特別是縣評模辦主任趙先林如坐針毯。他就不相信經河岔村黨支部、村委會、鎮黨委政府認真調查篩選、推薦,自己又親自到村裏調查、了解,所有事跡哪怕是一點細節都是四腳落地的,怎麼就會是假的?

郝玉秀和退伍老兵金建祥住鄰居。金建祥是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老兵。五年前鎮黨委書記李聰明在任時,把他作為貧困戶親自包保、幫扶。李書記離任時,本來村、鎮決定把金建祥老兩口接到敬老院的,但是由於金建祥的老伴患病,就暫時擱置了。後來老伴去世了,金建祥更不去敬老院了,就要守著老伴的墳過。郝玉秀見老兩口無兒無女過得艱難,多年來一直照顧老人。特別是李書記離任後,金建祥的老伴患病期間,郝玉秀沒白沒黑地給老人做飯、洗衣、喂飯喂藥。多少個夜晚,郝玉秀幹脆就守著老人和衣而睡。老伴去世後,金建祥的身體大不如前。郝玉秀就一天三頓熱湯熱麵地端到老人跟前,三天一換衣服,五天一洗澡。村裏人誰家要是對老人不好,不管鄰居還是自己的老人,都會拿郝玉秀說事兒:“看看人家郝玉秀,對待鄰居都比親爹還親。”

就這麼一位實實在在侍候退伍老兵、人見人誇的道德模範,怎麼就有人舉報,怎麼就會是假的?趙先林怎麼也不相信。他回憶采訪郝玉秀時,郝玉秀麵對攝像機鏡頭遮遮擋擋,就是不讓拍攝;對義務侍候金建祥的動人事跡她避而不談。這恰恰證明她高尚的精神境界。特別是作為一個樸實的農村婦女,這種表現很正常。怎麼就會假了呢?可是,不假,有舉報信為證,而且信的舉報人是“河岔村最了解情況的村民。”雖然舉報人隱瞞了真實姓名,但有反應的,就要認真對待。趙先林早晨一上班就打電話詢問了村黨支部書記,郝玉秀在村裏有沒有得罪什麼人。支部書記拍著胸脯保證:郝玉秀是村裏最本分、人際關係最好的人。趙先林隻好帶著秘書和攝像機再去河岔村,他無論如何要把事情查個四腳落地。

進了河岔村,使趙先林始料不及的是很多村民把他團團圍住,聲討舉報人。群眾捶胸頓足地向他保證:郝玉秀這道德模範夠格!

來到金建祥家,老人拉著趙先林的手痛哭流涕,說郝玉秀真正地為他做了好事,舉報人往好人頭上扣屎盆子。要求趙先林一定要把告惡狀的人揪出來,還郝玉秀清白。

趙先林隻好再找郝玉秀。郝玉秀坐在炕沿上為金建祥縫被子。聽了趙先林的來意,很冷靜地說:“我早說了,不該評我的。這回應了我的話。”趙先林問郝玉秀在村裏誰和她有過節,要找舉報人拿出證據。郝玉秀隻是說人家舉報的對,不該查人家。

趙先林是個認真的人,他一定要讓道德模範樹得起、立得住。於是,他在鎮黨委副書記配合下,和秘書從核對筆跡入手,查找舉報人。包括郝玉秀的筆跡都進行了核對,結果不但沒查出舉報人,而且所接觸的村民都對郝玉秀讚不絕口。

第三天中午,趙先林一行疲憊不堪地再次來到郝玉秀家,告訴她她這個道德模範非評上不可。郝玉秀漲紅著臉,流出了眼淚。趙先林勸慰她,說這次調查再次證明她是真正的道德模範。

郝玉秀還是默默地流淚,頭壓得低低的。

趙先林見勸慰也無濟於事,就邊朝門外走邊說:“就這樣了,謝謝你為金建祥老人做得一切。評你為道德模範是組織上的決定。”

“等等。”郝玉秀急忙站起來,擦了擦滿臉的淚說:“是俺舉報的,信是俺找大頂子村外甥寫的。”

“你?”

“嗯。”郝玉秀說,“事兒我確實做了,可是都不是義務的。”

趙先林一行震驚了,問:“不是義務的?”

郝玉秀點了點頭:“是李書記每個月給俺500元錢,讓俺替他包保金老爺子的。”

“什麼,這,這是真的?就,就是五年前調走的那個鎮裏的李書記?”

郝玉秀肯定地點了點頭。

趙先林有些被戲弄了的感覺,陰著臉責問:“你怎麼不早說?”

“李書記誰也不讓告訴。”郝玉秀委屈地又哭了,“俺對你講了,真對不住李書記。”

趙先林一行離開了河岔村。在車上,秘書突然高興地對趙先林說:“評李聰明書記道德模範肯定夠格。”

趙先林搖著頭無不惋惜地說:“可惜李書記已經不是咱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