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懷為首的幾位家主商議後,認為占四成最合理。

他們沒有另外提及稅賦多少,也沒單獨說蘇塵占幾成。

李承乾聞言一愣,這與他此前定下的十稅一,和蘇塵占兩成有很大出入。

一時不知如何接話。

“諸位家主,你們占六成比較合理。

無論你們開辦幾間造紙印刷作坊,從當地招收百姓做工,工錢與莊園一樣就行

目前造紙工人每日五十文工錢。

對了,屆時關內道要排除長安城,我打算在長安開設兩間書屋。

叫做‘貞觀書屋’,到時你們可以去參觀一下,就在東西兩市。”

蘇塵見李承乾看向自己,於是對眾人說道。

李善懷一聽,心中甚是感動。

“多謝太子殿下、蘇侯,我等遵從蘇侯所說,善待百姓工人每日管兩餐飯食。”

李善懷當即表態,隨後問道:

“敢問蘇侯,不知我等可否以貞觀書屋命名?”

蘇塵看向李承乾,讓他去解答。

“諸位家主應當知曉,貞觀乃父皇年號。

因此,若要以貞觀二字為書屋命名,需繳納授權費每三年一百貫。

諸位家主可自行決定。

若要使用須牢記,隻可用於書屋,不可用於他處。”

李承乾思索片刻後說道。

“多謝太子殿下告知,年號非同兒戲,理應慎重對待絕不濫用。

授權費合情合理,理當繳納。”

李善懷恭敬一禮。

不久後,大唐各地相繼出現許多貞觀書屋。

商談繼續了兩刻鍾左右,事情基本已經談妥。

“蘇侯,老朽乃……”

清河崔氏崔元宗,起身朝蘇塵一禮。

“崔家主不必多禮,請坐下說!”

蘇塵微笑著拱手說道。

“多謝蘇侯,聽聞蘇侯開辦了一間學院,請問學院對學子入學有何條件?”

在座的世家之主通過各種渠道,得知蘇塵在莊園創辦了一座書院。

曾商議過,若是可以獲得入學名額。

他們必定從家族之中挑選適齡之人,來莊園入學。

畢竟蘇塵的名氣擺在那,單論小寫數字就讓他們讚歎不已。

若是能得到長期的學習機會,將來必定對家族有大用。

最為關鍵的是,他們已感覺到,今後可能不會像從前那般,通過家族影響力以及裙帶關係進入朝堂為官。

因為蘇塵的出現,科舉製度必然迎來大變革。

所以他們想跟著蘇塵步伐,學習新的知識。

將來變革來臨,不至於落於人後。

任何時代,有錢人的眼光向來獨到。

“沒什麼條件,年齡在六至十二歲便可,吃住全免。”

蘇塵不認為他們會將家族之人,安排到莊園的小學。

因為蘇塵了解過,像他們這般的世家望族,每家都有專門供家族子弟學習的地方。

請的老師也是有名氣的大儒。

蘇塵創辦學校的初衷,主要是針對沒有能力供子女上學的百姓。

“敢問蘇侯,不知我等可否從家族內,挑選適齡孩童入學?”

崔元宗試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