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廢物劉誠(1 / 2)

第一章廢物劉誠吃過早飯的劉誠和往常一樣,拿起自己的大砍刀出了門。街上行人不少,都是早起忙生活的百姓。這些人看到劉誠的時候,都很自覺的向路邊靠了靠,將路讓給劉誠。其實路很寬,劉誠又隻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不用讓路也能走的開。但行人們還是讓了,這是他們從出生就養成的習慣。而百姓們之所以會給劉誠讓路,自然不是因為劉誠這個人本身。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很可能還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與這個社會接觸的也不多。又有多少人能認識他呢。這些百姓之所以給劉誠讓路,隻是因為他們認出了,劉誠身上的那身衣服。那是一身武服。還是一身很不錯的武服。這些平民百姓從出生的時候就被自己的父母教育,遇見這樣的人你就要讓路,躲到一邊,不要去招惹他們。劉誠所處的這個世界,是一個屬於武者的世界。劉誠就是一名武者,所以他穿著這一身武服。就是隻有武者才能穿的特殊衣服,武服。劉誠是一名武者,不過他隻是一名最低級別的武者,這個級別的武者,有一個統一的稱號叫武士,而武者的武士等級,又分為五個階段。分別叫做初期,中期,小成,大成,巔峰。劉誠現在所處的層次就是武生級的大成階段。其實劉誠的修為本不值得,這些百姓如此的尊敬。他隻是受了武者這個身份的光。作為武者這個群體中,微小的一員,他是屬於沾了光的。在這個世界,武者與普通百姓之間,身份上的差距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他們可能住的很近,但是他們的生活卻離得好遠。劉誠在這些路邊行人百姓們,“恭敬”的目光中,快步走出了他生活著的這個美麗的小鎮。確實是個美麗的小鎮,出了小鎮就能看見是一座山,一座算不上高但是也不矮的山,一座不是特別秀麗,卻有著獨特魅力的山。山的名字叫做柘陽山。名字的由來已經不可考了。美麗的小鎮背靠柘陽山,也因此山而得名,就叫柘陽山鎮。劉誠出生在這個鎮上,也成長在這個鎮上,隻在七歲之前,和父母一起,隨家族的商隊去過兩次紫榕城。從此,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美麗的小鎮。劉誠出了鎮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就頭也不回的,朝著北麵的柘陽山跑了過去。這樣的生活劉誠已經堅持了五年了,每天準時起床,吃罷早飯,背上大砍刀,出門,街上的百姓讓路,出鎮,跑向柘陽山。這就是劉誠每天的生活,不論刮風下雨,逢年過節,劉誠都是一日不落的這樣數年如一日的堅持著。因為他要到柘陽山上去修煉,他要變強,他想要成為一名頂尖的武者。柘陽山鎮,隨著劉誠的離去,街上的百姓,又開始了自己的忙碌。但是他們卻不是像,之前一樣沉默。反而相互之間,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在互相說著相同的對話。“劉誠那個廢物,今天又上柘陽山了。”“這每天上山,上山的有什麼用,還不是廢物一個。”看來之前的判斷有誤,並不是沒有人認識劉誠,反而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他一樣。不過,廢物又是怎麼回事。街上的這些行人百姓,全都是普通人,而劉誠則是一名武者,在這個世界,武者的地位不知道要比這些平民百姓高出多少。即使劉誠隻是一名武士級大成的武者,要殺他們也是易如反掌,而且還不用擔心受什麼懲罰。但是即使是這樣,這些百姓依然在肆無忌憚的議論著劉誠,廢物廢物的叫個不停,沒有一丁點害怕。他們為什麼不害怕,他們之前可是給劉誠讓過路的。剛剛這些普通百姓之所以給劉誠讓路,是已經深入骨髓中的等級意識在作怪。見到武者就是要讓路,以顯示尊敬。而他們之所以敢議論,劉誠是個廢物,那是因為劉誠確實是一個廢物,一個所有人形成統一意見的廢物。當然這所有人,是不包括劉誠和他的父母在內的。當劉誠已經爬到了柘陽山山頂的時候,鎮子的百姓,對劉誠這個廢物的議論,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場別開生麵的議論會中。這時候,他們似乎已經暫時忘記了生活,而是完全沉浸在,羞辱劉誠這個廢物的快樂之中。不過議論的再激烈,百姓們的觀點卻驚人的一致。劉誠是個廢物,大家議論的這麼激烈,隻是在討論,劉誠有多廢物。劉誠之所以會成為眾人口中的廢物,還要從七年前說起。七年前,劉誠七歲。在這個世界七歲就是一個人童年與少年的分水嶺。因為小孩子在七歲的時候,會經曆他們人生中或許可以算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血脈覺醒。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在七歲的時候進行血脈覺醒,當然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成功了的,恭喜你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人上人,武者。當然了血脈覺醒的成功概率,是很低很低的。否則大家都成為人上人了。那還去統治誰呢。失敗了的,對不起,您就隻能當一個普通人了,不過也不需要太氣餒,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都是這麼過來的,你也沒什麼好抱怨的。隻要你努力,你還是可以成為一名成功人士的,比如官員,商人,將軍等等。隻要你努力,終究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的。是不是滿滿的正能量,不過這隻是安慰人的小把戲罷了,騙鬼的。覺醒成功與失敗兩條路,一條是康莊大道,不用耗費任何努力直接就人上人。一條是荊棘小路,付出了無數努力還不一定能成功。這有法比嗎。劉誠雖然是個廢物,但是他是個幸運的廢物,因為他的血脈覺醒了。但是他的不幸是他的兩個兄弟,比他更幸運,他們不但血脈覺醒了,而且覺醒的程度,可以說是家族一百多年來最高的兩個,完全可以稱得上天才。百年一遇的天才。劉誠本身的資質也不能算太差,有這麼兩個天才兄弟,真可以說是劉誠的莫大的悲哀。更不幸的是三人年紀相同,而且還是一塊進行的血脈覺醒。這真是蒼了天了,從七歲血脈覺醒開始,劉誠就不斷地被拿來跟兩個兄弟作比較。鮮花總要綠葉配嘛。最開始是比較血脈覺醒的程度,然後就是比修為提升的速度。從七歲一直比到九歲。九歲之後就不在比了,倒不是有人發善心同情劉誠,而是已經不用比了,劉誠的兩個兄弟已經超過劉誠很遠了,劉誠九歲的時候,他的兩個兄弟,一個已經是武士巔峰的修為了,另一個也差不了多少,修為也是武士大成接近武士巔峰的水平,而劉誠的修為則是剛剛達到武士中期。相差的實在是太多了。這個時候再拿劉誠來比較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甚至可以說是對兩個天才的羞辱。比較就這樣終止了,但是劉誠的不幸卻並沒有結束。不但沒有結束,反而是變得更加的不幸。因為劉誠雖然不用再被拿來跟兩個兄弟做比較,當綠葉。但人們卻似乎並不想就這麼輕鬆的放過他這個倒黴蛋,於是乎劉誠直接被人安上了一個廢物的名頭,釘在了恥辱柱上。七歲,劉誠血脈覺醒,告別美好的童年,成為一名武者。從此成了兩個兄弟的綠葉。九歲劉誠告別綠葉生活,成為一個廢物。開始了愈發悲慘的人生。劉誠是個廢物這件事起初的時候還隻是在家族內部流傳。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他跟兩個兄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劉誠是個廢物的流言,就越傳越真,越傳越廣。最終傳到了柘陽山鎮百姓,人人皆知的程度。而且每一個知道的人都是深信。劉誠是個廢物。劉誠就是個廢物。看看他,再看看他的兩個兄弟。他不是廢物是什麼。從九歲開始,到現在,廢物這個名頭劉誠已經頂了五年了。五年來劉誠沒有任何反抗,隻是默默承受著這一切。劉誠不止一次的在心中發誓,總有一天,他要讓整個柘陽山鎮的人看看,我這個廢物有多厲害。為了實現這個這個目標,劉誠修煉的比一般人要刻苦十倍,他總是早出晚歸,即使在夢中都會“修煉”。可劉誠越是這樣,柘陽山鎮的百姓越是肯定他是個廢物。人總是見不得別人好。柘陽山鎮的百姓,絕大多數,連成為武者的資格都沒有,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恥笑劉誠這個廢物。我雖然不能修煉,那是因為我的出身不好。如果我有劉誠這樣的出身,我一定比他強得多。在這個世界,武者與凡人平民百姓之間的地位差別的太大了。本來這些百姓已經習慣了被統治。武者在他們心目中,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無法觸及,現在好不容易出了個廢物劉誠,那他們怎麼舍得隨便丟棄。每天恥笑廢物劉誠,已經成為他們人生中最大的樂趣了。甚至可以說廢物劉誠為構建和諧柘陽山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柘陽山鎮的百姓已經中了毒了,在他們的認識裏,劉誠就是個廢物。而劉誠的努力修煉,在他們看來更像是一種對命運的無謂抗爭。你就是個廢物,還那麼努力幹什麼,就是比別人多付出一百倍的努力,廢物終究還是廢物,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你就應該安心的當個廢物,接受我們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