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父母和子女的界限(2 / 3)

“梁總,你怎麼這麼厲害。”我挽住他的手臂,“投其所好的本領簡直一級棒!”

他呼出一口氣,緊張感頓時散去:“我也去健身,其中滋味知道一些,其實最難的是堅持。”

“你也健身?”我打量他,“沒聽你說過啊。”

“在校時有健身房,也可以打球。”他慢慢說著,“到了這裏就沒有時間出去了,但住處也有些小器材可以練,隻是你去的時候都收拾起來了。”

我點頭:“你說,這算不算成功人士的標配?”

“是一種氛圍吧。”他解釋著,“身邊的同學、共事的人都會做的事,就比較容易接受,然後成為習慣。我沒刻意把他歸入哪種社會階層。”

“就是。”我附和,“海源就說過,到工地丟塊轉頭也可以挑戰野狗1號和2號,完全是免費的健身。”

“海源?”他看看專輯畫報,“是這裏的哪一個?”

他神色認真,我忍俊不禁,最後抖得有點像手機震動模式。

“怎麼了?”他也被我帶著笑起來,“他不在這裏?”

“你自己百度吧。”我清了清喉嚨,“他跟你同姓。”

他哦了一聲,似乎想開手機,又有點猶豫,仿佛生怕搜到什麼尷尬的信息。

這個晚上真是開心。

很多人會因為戀人與自己的相異之處而生出隔膜,但在我看來,那些不同之處才是吸引人的要素。如果每天待在一個舒適區,一種氛圍,活10年跟活1年又有什麼區別?

梁宇成有那種包容性,雖然不知道今後會不會持續,至少目前為止,我們彼此帶來的碰撞都很好的被對方吸收和接納了。

第二天他就訂了機票出發了,我等了兩天才坐上大巴回到老家。

雖然隻有2個小時的車程,我還是覺得慢。想到媽媽一個人在家,心裏就盼著快些到她身邊。

剛下車,熟悉的身影就在下客區等著我了。接過我手裏的拉杆箱,媽媽挽緊了我的胳膊,生怕我飛了似的。

“這麼冷,你不在裏麵待著?”我撅著嘴。

“不冷。”她朝身上指指,“你寄來的保暖內衣我套著呢,正合適。”

兩個人說著打了車,回到了海悅小區。

一到家,她就急急說:“你先歇著,我去把青椒肉絲炒了,紅燒羊肉已經在鍋裏燉爛了,就等著你呢。

“哇。”我丟下行李跟著她跑進廚房,“還有酸菜牛肉,幹鍋牛蛙,媽你真是米其林三星大廚!”

她瞅我一眼:“誰讓你不肯學的,到了外麵沒得吃,饞壞了吧?”

“倒不是外麵沒有美食,是他們永遠沒有你燒的那麼好。”我挽起袖子,開始乘菜出鍋,紅燒羊肉當然是頭一個。

這頓飯我吃的狼吞虎咽,被老媽幾次白眼。

她又氣又心疼,總嚷著要我學幾個,到了外麵總能果腹。我賴著臉皮不答應,非要她多準備些給我帶過去。

拉鋸戰在40多分鍾的用餐時間裏悄無聲息的過去,留下一堆杯盤狼藉。

回家第一頓,老媽自然是不肯讓我洗碗,但我很自覺的跟她搭檔洗淨了碗碟,還順帶在聊天氣的時候探討了一會兒氣候變化。

“你教哲學的怎麼也看這個了?”我不解。

“哲學哪是你想的那麼偏狹。”她點點我的腦袋,“本來就是個包羅萬象的學科。”

我瞧瞧廚房的垃圾筒,都已經是紅色黃色綠色分開擺放了。

“家裏也開始垃圾分類了?”我問。

“還沒有。”媽媽熟練的把廚餘垃圾倒在了黃色裏,“不過快了,樓下的各類垃圾桶也已經運到了,我先預習起來,不然肯定手忙腳亂。”

我伸出大拇指給了個讚,她笑了:“你們那裏早就開始了吧?”

“對啊。”我回答,“我已經很熟練了,待會丟垃圾包我身上。”

她點頭:“聽說你們那裏還有專門幫忙收垃圾和分垃圾的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