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4)(1 / 2)

“侯爺,方才有誰來過嗎?”剛從外回來的偷香竊玉來到龐昱近前,詢問道。

“沒什麼,我一個人閑來無趣,自言自語呢。”龐昱揮揮手,不留痕跡的轉移話題:“對了,外麵有什麼消息嗎?”

“回侯爺,耶律宗元被暫押刑部大牢之後,契丹那邊很快就有了動作,相信在兩三天之內便會傳來相關消息。”

“還有,原本注重案情發展,甚至下令限期破案的皇上竟隻與包大人草草說了幾句,便找了個借口將人支開。之後,又單獨留下耶律宗真,並與其在禦書房整整閉門交談了一下午。”

“這段時間來辛苦你們了,尤其是竊玉,回去好好休息吧。”龐昱笑了笑,示意姐妹倆今天不必伴在她左右,然後陷入自己的思緒中……

薑尚書全家四十八口的滅門慘案看似簡單,實則暗藏洶湧。此案的重點並非被殺害的人,而是那先前被耶律宗元拿走的小木盒。

根據公孫策的屍檢,斷定薑尚書是契丹人。而薑尚書若隻是一般的暗樁,又怎會在潛伏了二十多年後,於契丹使者進京之際,貿貿然的與契丹太子私下會麵?

更讓她確信自己想法的便是宋仁宗對此事采取的態度。

雖說有壓力就有動力,可深知包拯忠厚秉性的宋仁宗根本犯不著來個限期破案,她相信,哪怕是沒有皇命,小包子也會恪盡職守,廢寢忘食的加緊破案。

可宋仁宗偏偏就下旨了?

這隻能證明一點,那就是:咱們英明神武的皇帝,著急了!

而能讓宋仁宗如此焦躁不安,甚至不惜溜出皇宮,眼巴巴跑到她的別院百般試探那東西是不是在自己手裏。

貌似,也就那一樣!

記載著契丹安插在大宋所有暗樁的詳盡資料,以及寫有全部行賄賬目的……名冊!

說實話,當她打開小木盒,看明白冊上的內容後,整個人也不禁在椅子上呆坐了半天。因為,這名冊上記錄的東西遠比她想象中的還要龐大。

冊子的第一頁上有段小字,好在她以前被師傅逼著學過一陣契丹文,雖然有些吃力,但卻勉強能讀懂上麵的意思。

如果硬要說的話,這件事恐怕要追溯到耶律宗真的奶奶,也就是大遼曆史上最為出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蕭綽,蕭皇後所在的年代了。

頗具遠見的蕭皇後在二十五年前指定了一個極其大膽的計劃,當時獨攬大權的她挑出一批品格堅韌,德才兼備的年輕人,命他們喬裝來到中原,或是假裝遭遇搶匪,或是假裝突逢變故,流離失所……在逐漸融入大宋的生活並成功獲取戶籍文書後,紛紛考取功名,入朝為官。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不但他們身居高位,甚至連他們的子嗣有的也位列人臣。再加上,他們暗中賄賂的大小官員。

倘若他們在契丹舉兵來犯之際,倒戈相向。那麼,北宋眼下的繁榮將不但會在頃刻間毀於一旦,而且還會淪為大遼的階下囚。

也難怪趙禎那廝為了此事,弄得這般如履薄冰。

而掌管那批暗樁的不是別人,正是被耶律宗元所殺的薑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