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洪荒 洪古 古荒 古(1 / 2)

天帝帶領洪荒眾人在混沌中開辟通道,建立傳送法陣,聯通三千大世界和無數恒沙小世界。各個世界氣運加身,洪荒諸族修為一日千裏,尤其人族更是強者輩出,相比來說其他諸族已經推出了曆史的舞台,慢慢消失在了世人的視線,各都是隱居不出。昊天轉劫歸來,成就至尊玉皇大帝之位,修為高深莫測,統領洪荒諸天,萬族臣服。

人族盛世,萬族朝賀,圖騰生輝,龍鳳呈祥。時有三皇誕生,天皇演八卦,地皇嚐百草,人皇平亂世。伏羲稱青帝,烈山稱炎帝,軒轅是黃帝。伏羲火雲洞,神農太陽神,乘龍是軒轅。

話說盛極必衰,人族興盛當有衰時。商末妖魔亂世,截教輔佐君王,平定天下。奈何妖魔出世,聖人不出,神人不顯,至人無蹤,君王收妖魔**惑亂天下,截教已經沒有挽回之地,此乃定數。時有鳳鳴岐山,此乃祥瑞之兆,又有不周山黃龍後裔黃龍真人出山拜師元始天尊,秉父師之意,拯救天下黎民於水火之中,闡教傾巢出動,助周滅商,又有諸多大能之人相助,商滅周興,截教跟著遭殃,名存實亡。闡教威名遠播,一時間諸多弟子下山布道,崆峒山,蜀山,華山,青雲山等等都是闡教道場,東勝神州以闡教為尊,此役佛教也因此大興,渡過截教弟子為佛門之徒,魔教也是在此時大興。無天道:“要成佛先成魔,魔祖魔之祖,也是佛之祖。”恒教也是更加興盛,教主元空卻是不理會諸天之事,在混沌中開辟一刀場,放棄洪荒天界陰界,一心為眾弟子門人講道說法。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紛爭,諸雄稱王。太清道人直奔東勝神州而去,投胎轉世,生來鶴發童顏,能言會語,指著門前一顆李樹為姓,名為耳。入世後做得道德經一書永傳千古,諸妖魔鬼魅退卻三千裏,這僅僅是一本書而已,沒有任何法力,可見李耳道德高尚,人稱老子。當時是有上清道人亦是投往人間轉世,投的一家望族,姓孔,自稱孔丘,曾經向李耳請教學問,收的七十二徒弟,創立儒教,截教另類重生,人稱其為孔子。老子道高德尚最終成就至人之身,孔子雖說創立儒教,教化愚民,奈何其心境不夠,隻能成就聖人,老子道德高尚,道德經一書千古流傳,永世不朽,孔子卻是隻能作愚民護住之文,不可甚遠,這就是差距。當是之時,昊天大帝退隱恒教,講道說法,天帝無人治理,這也是亂世之緣由。元始天尊也是投人間而去,投得一張姓之族,取名百忍。這張百忍真是治國之良才,奈何就是無意於官途,又做得度人經流傳於世,最終諸多神道仙道天庭重臣發現請張百忍做玉皇大帝,張百忍從此得到升天,真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百忍的整個莊園人丁畜生全部升天而去,從此元始天尊為洪荒玉皇大帝,也是人族又一次興盛之始。當時有鬼穀子傳道於世,著鬼穀子正是老子的徒弟玄都大法師。有莊子遊於人間,鯤鵬遊於人間見莊子甚是逍遙自願為其坐騎,是以有逍遙遊一文流傳於世。孟子遊說諸侯,反孔子之道,走儒之另一道,孟子說,王有過當改,不改就換一個,於是糟諸王侯唾棄,名不及孔子,其實已是聖人。

戰國後期,祖龍降世,成為秦國之王,一統天下,又稱皇做帝,成為人間第一代皇帝,名揚天下,威懾諸天。後世無人可及。

話說混沌中人知道有三千大世界,無數中千小千世界,卻是不知道除此之外還有三千洪荒世界。天帝悟道之時偶爾發現這一事情,欲要詢問陸壓道君和鴻鈞老祖,這才想起此二人已經無數年未見,不知這二人去往何方了。天帝下令諸天萬界,各方聖人,神人,至人,雖說是至人但也有高低之分。這一聲令下可不得了了,諸天萬界聖人晃蕩諸天萬界,紫氣飄蕩,神光瑞瑞,凡人都以為是天降瑞兆,可惜沒有等到一點好事情下來。神人,至人卻是平淡無常。

天帝對眾說道:“我觀混沌之理,仿萬界之紋,得到一重要信息:這混沌無邊無際,我們隻知道這洪荒和諸天世界,卻是不知道除了洪荒還有其他如洪荒一樣的世界,這洪荒也並非為洪荒,稱作大元界,像大元界這樣的世界還有三千之數,這些世界也叫做洪荒,也有其特定名稱,其他大中小世界就更加多。因此我想與眾位共同開辟通道,前往其他洪荒世界,為我洪荒世界再添氣運功德,也許可一舉突破如今的修為境界。現在各自安排,明日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