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柖?? 時間和資金都耗不起(2 / 2)

“包局長,的確存在你所說的這個問題。”石東明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臉上每一道皺褶都在熠熠放光。閃耀著智慧的光輝,“但是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我們可以圈定特定的目標群體,然後對這些特定的目標群體進行dna采樣,然後跟我們已經掌握的犯罪嫌疑人的dna樣本進行對比,從而讓五二七砸車盜竊案的犯罪嫌疑人現出原形。”

“石老。這個特定人群怎麼選啊?”薑方昌忍不住插口問道,“萬一是這個犯罪嫌疑人是外地過來的流竄犯,做完案之後就離開了咱們北方省,那麼我們又去哪裏采集到他的血樣呢?”

“這起案件是外地流竄犯幹的可能性很小,最大的可能就是我們楓林市本地的盜竊慣犯幹的!”石東明回答道。

“外地流竄犯幹的可能很小?最大的可能就是我們楓林市本地盜竊慣犯幹的?”雷丁也非常吃驚,“師父,您是從什麼地方判斷出來的?”

“這個不難判斷,請看案發現場的照片!”石東明站起來,打開幻燈機,把案發現場的照片投影到身後的熒幕上。

“魏思華董事長奔馳車輛所停留的位置,屬於停車場靠內側的位置,除了南邊這一個出口之外,之後後邊牆根夾道上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出口。據市第一人民醫院保衛處的同誌說,這個小出口出醫院運送醫療垃圾的專用出口,平時幾乎不上鎖。走出這個出口之後,外麵是一條偏僻的小胡同,要曲曲折折地繞兩百多米遠,才能走到清泉路……”說到這裏,石東明停頓了一下,“如果不是對市第一人民醫院非常熟悉的本地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出口。”

“根據對砸車窗玻璃盜竊案犯罪嫌疑人的分析,他們在選擇盜竊目標的時候,都會先觀察好退路,以防盜竊被發現時被堵著在裏麵無法逃脫。”石東明繼續說道,“因此,如果是外地流竄犯的作案的話,是不會選擇魏思華董事長所停靠位置附近的車輛當做行竊目標的,因為看起來隻有一個出口,很容易被人堵在裏麵。”

“而且根據已偵破的砸車盜竊案的資料來看,流竄犯作案的位置大多汽車站、火車站附近,以便作案時迅速逃亡他地。”石東明又翻了一頁,熒幕上顯示出一頁資料的投影,“像市第一人民醫院這樣遠離汽車站火車站的場所,還從來沒有發生過流竄犯砸車盜竊案。所以,我建議dna的采集先從我們楓林市本地的盜竊慣犯上入手。”

“即使是從我們楓林市本地的盜竊慣犯上入手采集dna樣本,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啊!”薑方昌沉吟了一下,說道,“根據我手頭掌握的資料,在咱們楓林市警察係統掛了號的慣偷就有四百名,如果這些人的dna樣本都要進行采集化驗,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技術檢測的資金成本,都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據啊!”

包飛揚點了點頭,薑方昌的顧慮不無道理。這四百多名慣偷的dna都進行檢測的話,先不考慮時間,就說是資金成本,按照檢測一名犯罪嫌疑人的dna成本三千元來計算,就需要一百多萬元的資金,這對資金本來就不算太寬裕的楓林市警察局來說無疑是一筆極為龐大的資本支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