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聲勢(2 / 3)

“至於江北船舶總公司的那些動作,你們也不要過於在意,海州船舶工業集團有本土優勢,在投資與管理上也有優勢,如果你們在正常的競爭當中還比不過江北船舶總公司,那隻能說是你們的工作沒有做好。”包飛揚說道。

樓易成連忙挺了挺腰杆:“主任,你放心吧,隻要是正常的競爭,我們海州船舶工業集團誰都不會怕。”

說到這裏,樓易成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隻要市裏不一味偏向江北船舶總公司,將市裏的資源都送給江北船舶總公司,我們就不怕。”

“嗯,你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將自己的工作做好。打鐵還要自身硬啊!隻有自身工作做好了,說話才硬氣,對不好找?”包飛揚笑嗬嗬地說道。

他知道樓易成擔心什麼,沈國生到海州以後,剛開始就強調臨港經濟開發區的重要以及對臨港經濟開發區的支持,但是當江北船舶總公司來了以後,他對江北船舶總公司的態度也十分重視,卻很少關注海州船舶工業集團集團的事情。這一方麵意味著沈國生暫時還不想插手海州船舶工業集團集團的事情,另外一方麵,市裏也表現出大力支持江北船舶總公司項目的姿態,包括市裏的銀行都被要求支持江北船舶總公司項目的資金需求,類似這種情況,海州的資源原本就十分有限,分給江北船舶總公司的多了,海州船舶工業集團這邊就會受到影響。

不過在包飛揚來看,至少到現在,他也不認為江北船舶總公司的加入到海州市來會對海州船舶工業集團集團的發展起到負麵作用。

樓易成見包飛揚態度如此。也隻能點了點頭:“主任,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怕就怕某些人不是這樣想的。我看那些人啊是說的比做得更多……”

樓易成顯然對市裏的某些做法並不滿意,沈國生、陳文斌等人到了海州以後,也確實做了一些事情,尤其是在江北船舶總公司項目上。

江北船舶總公司項目的推進速度非常快,實際上項目的前期考察、籌備工作一直都在進行,當時還是江北船舶總公司總經理的陳文斌為此做了大量工作。陳文斌如今分管船舶工業,不過他的工作重點還是放在江北船舶總公司身上。一來大宙唐盛合資船廠與海州船舶工業集團集團的事情他也沒辦法強行插手,二來他對江北船舶總公司的情況也最熟悉。將江北船舶總公司這個項目做好了,對陳文斌來說,他在任上就不會缺少政績。

沈國生、陳文斌到來以後,海州船舶工業的聲勢變得更大。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江北船舶總公司和江海造船廠的合資項目,但更大的原因卻是他們采用了不一樣的運作方式,非常注重宣傳。

比如由陳文斌提出並得到沈國生的支持的一個方案,就是市裏決定在江北船舶總公司項目奠基之際,搞一個船舶工業發展研討會,邀請國內外船舶工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參加,對當前國內外船舶工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對海州船舶工業的發展情況進行研討,為海州船舶工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樓易成對這個研討會很不感冒。認為這是沈國生和陳文斌想要搶風頭、宣傳自己的政績,勞民傷財。

包飛揚知道樓易成剛才那句話指的就是這個研討話,輕輕擺了擺手。說道:“好了,這種研討會也不能說沒有作用,以前我們做得多喊得少,那是因為我們剛剛開始做,就算喊出來也不會有人理會。現在我們不但引來了大宙重工、唐盛集團,江海造船廠、江北船舶總公司也都來了。也算有了一定的規模,這個時候加大宣傳熱度。讓人知道我們海州船舶工業的發展力度,對我們招商引資、引進人才、以及營銷推廣,還是有好處的。”

雖然說包飛揚也覺得這種研討會固然不會真的“研討”出什麼靈丹妙藥,但是開辦研討會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最起碼對擴大海州在全國船舶工業領域的影響,以及開闊海州船舶人的視野還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