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成德心裏當然非常希望在交通項目上取得進展,這樣可以促進海州市各個產業的發展,對整個海州未來的經濟都很重要,但是這需要時間。短期內想要取得突破無論對誰來說都並不容易,哪怕邱成德曾經有過交通廳的工作背景。
江北省船舶集團總公司在海州的投資項目實際上很早就在運作,在薛紹華與陳玉清執政期間,這個項目就已經進展了不短的一段時間,而此時剛剛來到海州上任的沈國生隻是在關鍵時刻起了臨門一腳的作用,但在海州其他一些並不了解此事的人們看來,就好像是由於沈國生來到海州才拉到這個項目並在短短幾天內讓這個項目在海州順利落成,變成了沈國生做出的一大政績。以李令銘的聰明頭腦當然並不認為邱成德能夠在短時間內做成這件事,在海州這個地方,邱成德明顯是輸在了起跑線。
這其實非常關鍵,憑借先手得利,沈國生將成功拿到海州政局的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像李令銘這樣的商人來海州投資,往往會尋找在政治上更有優勢的沈國生的門路,這樣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邱成德很難扳回一局。
李令銘之所以還會選擇與邱成德、而不是沈國生接觸,因為他更看重包飛揚,而包飛揚與沈國生都是一條線上的人,屬於省委書記王虹鋒的人馬,在酒桌上他故意地一再提出這個問題,則是想要看一看邱成德對此會做出何種應對的反應,以此判斷是不是值得他合作,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邱成德仍屬於一種中規中矩的樣子,還沒有表現出讓他眼前一亮的東西。
李令銘也知道這很難,但是有包飛揚在,他們也弄幾個項目,弄出一點聲勢出來,不敢說就能夠以此壓過高調的沈國生,但至少可以做到分庭抗禮。
可是現在看來,邱成德與包飛揚似乎都還沒有這樣的計劃。
在和李令銘交談過以後,邱成德邀請包飛揚坐他的車一起離開。在車上,邱成德說道:“飛揚啊。你在臨港經濟開發區搞的那個服務大廳很不錯,還有你們臨港經濟開發區搞的那個首問負責製,我調查了一下,好像海州幾個區縣之中隻有你們在做?”
“是的。”包飛揚抬頭看了邱成德一眼。他也與邱成德交流過目前的形勢,也有一些計劃,但這些計劃的缺陷也很明顯,就是還需要時間。包飛揚本來還比較擔心邱成德會迫於壓力,將這些計劃提前公布出來。為計劃帶來不必要的變數。
邱成德提到服務大廳和首問責任製,包飛揚立刻意識到他要做什麼,既然沈國生在項目上先下一城,掌握了主動權,邱成德他在這方麵暫時無力與沈國生抗衡,那麼他就避其鋒芒另辟蹊徑,從行政改革方麵入手,將臨港經濟開發區比較成功的服務大廳和首問責任製的做法在整個海州市推廣開,這樣雖然並不一定能夠抵消沈國生的影響,但起碼在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也能掌握一定的主動權,不至於毫無表現而一敗塗地。
包飛揚對邱成德剛剛提出的這個策略十分讚同,他介紹道:“服務大廳是根據開發區管委會的職能設立的,讓一件事可能要涉及到的不同部門、窗口都可以在同一個地方辦理,不需要跑來跑去,而且很可能是來回跑個不停。這種辦法實施以後,得到了臨港經濟開發區內廣大投資商的好評,大家都認為這樣一來很方便,省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不過就算是這樣,有些手續的辦理還是很繁瑣。尤其是對外商和那些外地商人來說,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熟悉情況,有時候還是會沒有頭緒。於是我們又推出了這個首問責任製,就是說不管是哪個窗口。遇到投資商、老百姓來辦手續、谘詢事情,都有責任幫助對方將事情辦妥了、弄清楚,並不僅僅局限於窗口本身的職能。”包飛揚說道:“這個辦法推出以後,效果也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