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好考慮的,輸血怎麼會有排異反應?我們醫院每年那麼多例輸血病例,從來沒聽說過出現什麼排異,排異是器官移植才會出現的,你這是完全不懂醫學的人才會說出來的話,我怎麼能讓你打擾專家組的工作?”副院長義正言辭地說道。
這時候,同樣隻能留在病房外麵的一位中年醫生小聲嘀咕了一句:“本質上說,輸血還真是移植的一種,溶血症也算是排異的一種。”
排異的病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強大的免疫係統,各種各樣的病菌、病毒,還有各種原因引起的身體異常變化,絕大部分都會被這個免疫係統絞殺。隻有免疫係統殺不掉了,我們才會發生疾病。
免疫係統的攻擊性很強,但是它不會隨意亂攻擊,它可以識別自身的細胞和外來物,身體本身正常的細胞和器官它是不會攻擊的。
器官移植,就相當於人的身體裏一下子多出來一個巨大的異質物,免疫係統一定會調集力量進行攻擊,所以移植器官一定要進行配型檢測,隻有配型相同,才能夠進行移植。
但是兩個人的器官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所以免疫係統對移植物的排異必然存在,慢性排異無法逆轉,醫學上也隻能通過藥物盡量延長移植器官發揮功能的時間。
輸血本質上也是一種移植,免疫係統對外來的血液也不會全盤接受,所以必須要血型一致才能夠輸血。不過從醫學上來說。血液中的很多成份都是低風險抗原,免疫係統會自動忽略,所以相同血型的免疫反應通常會比較輕微,但有時候也會發生免疫性輸血反應。
溶血症就是一種免疫性輸血反應。
如果是這種免疫性輸血反應,專家組不至於無法確診,而且症狀也並不完全一致。
實際上,還有一種和免疫性輸血反應剛好相反的病例,它不是因為免疫係統對異質進行攻擊,而是因為免疫係統因為缺陷或者其他原因,沒有發揮正常的作用。使得異體細胞在體內繁殖生長。
當免疫係統對輸入血液中含有的淋巴細胞耐受。造成異體淋巴細胞的繁殖和生長,而異體的淋巴細胞在接觸受血者的身體以後,會感到陌生,並判定為異體進行免疫攻擊。造成受血者身體係統的紊亂。
這就是所謂的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般排異指的是宿主的身體抗拒移植物。這種情況反了過來,是移植物反過來抗宿主。
這種病症的出現概率很小,隻有幾萬分之一。不過一旦發生,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直到十幾年後,也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
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提出至今不過十年時間,國內直到前年才出現首例報告,醫學界還沒有引起的重視,對這種病症的研究和認識還非常少。
實際上,就算是二十年後,很多人也不知道這種病症的存在,很多人都認為親屬之間,特別是直係血親之間血型匹配的幾率很高,相互輸血很方便,實際上直係血親,尤其是一代血親之間相互輸血,導致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風險更大。
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的病理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異體淋巴細胞具有免疫活性,受血者的免疫係統不去殺;一類是免疫缺陷,對異體淋巴細胞耐受;第三類就是因為直係血親間由於細胞近似程度比較高,被誤認為是自體淋巴細胞,免疫係統也不進行攻擊,導致異體淋巴細胞繁殖生長後,反過來攻擊受血者的細胞。
包飛揚也是在後世看到禁止直係血親相互供血的新聞,覺得奇怪,進行了解以後才知道有這樣一種病症。
現如今知道這種病症的人很少,除非是專門研究移植物抗宿主病這個領域的專家才會偶有涉及,而且這種病在正常情況下發病的幾率非常小,往往被人忽略。
包飛揚在電話裏聽到孟爽那邊吵吵鬧鬧的,爭論很激烈,他就對孟爽說道:“你直接找趙麗萍,讓她將這種可能告訴專家組,這種排異反應的病程發展往往十分迅速,如果晚了,可能就來不及了。”
聽到包飛揚這樣說,孟爽連忙對剛剛說話的那位醫生說道:“請你將我的電話拿給趙小姐好不好,我的朋友會直接跟趙小姐說的。”
那位醫生看了看副院長,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這個……沒有得到允許,我也不能夠進去啊!”
孟爽隻好又對那個副院長說道:“我的朋友也認識趙小姐,請你們轉告一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