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暫時還不知道他兒子的孝心,他這會兒正在見回鄉祭祖的朝中老臣。
這老臣此番回來祭祖,本就是心生退意,打算先通過祭祖試探一番各方反應。
誰知他剛回到家鄉,就收到了一封密信。
密信很簡單,隻有一句話,可這一句話卻讓他一夜未睡。
不是這句話有多嚇人,反而這隻是一句並不完美的詩。
可這句詩,卻是他在當初給幾位皇孫上課時,由當時年方四歲,剛剛入學沒多久的淩王世子作出的。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還記得這句詩的人不多,更何況還是在這個時候,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他家鄉的書房裏。
等了一夜,如今官至從二品禮部右侍郎的老臣,總算是見到了讓他疑惑了一夜的人。
看著眼前突然出現的人,朱侍郎恍惚了好久這才邁步向前。
就在他走上前的時候,逆光而來的李先生也看著他出聲道:“好久不見,朱先生。”
聽到對麵之人的說話聲,朱侍郎沉默一瞬後,這才看著他開口道:“世子果然還活著。”
李先生,或者說淩王世子在聽到朱侍郎這句話後,輕笑一聲反問出聲,“先生何出此言?難不成京城之中關於珩的傳言有很多?”
本名雲珩,如今取用母家姓氏的李先生話音剛落,朱侍郎便搖著頭歎息道:“若是當真有諸多傳言,世子怕也無法如此安生。”
“不過,都是暗地裏流傳罷了。”
朱侍郎知道淩王世子今日會來找自己,必定是有大事要說,而他敢來見自己,也注定了自己的結局。
隻觀對方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將密信送來,今天又可以悄無聲息的進入他家,他就明白,若不能合作,等著他的,怕隻有徹底留在家鄉了。
他雖心生退意不想再為官,可卻也不想死。
諸多心思快速轉換,想到如今越發混亂的朝廷,想著家中長孫兩次立功都被後宮寵妃娘家人搶走功勞,朱侍郎也緩緩抬手,對著雲珩行了一禮。
“還請世子上坐。”
朱侍郎這話一出,雲珩便知道,他這裏,穩了。
……
城內朱府在密談,城外駐軍旁的村落裏,卻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清明時節祭拜先人的確會哀思不已,可經曆過生死的人卻會更看重還活著的人。
尤其是當這些人是下一代的時候。
鮮嫩的青蒿被焯燙過後,由蘇氏親自磨成汁。
“這汁不能太稀,太稀的和麵後出來的顏色不對,等會和麵時的軟硬度也要注意,太軟了不成型,太硬了口感又不好。”
說著話,蘇氏看著馬氏和元氏笑了笑後又繼續道:“不過你們都會做麵食,這做青團應該也沒問題。”
“其他的就是餡料了,我愛吃紅豆的,孩子們愛吃芝麻的,我還做過花生的,都不錯。”
蘇氏本就是個溫柔的性子,這會兒在教授眾人做青團的時候也是十分有耐心。
等著她這邊暫時告一段落,馬氏也準備教孩子們做麵花了。
相比於其他孩子學做青團時的速度,芩兒就要慢上許多。
這會兒一聽馬氏的話,她不免有些著急起來。
眼看著芩兒手下的動作越來越急,蘇氏剛準備開口寬慰她兩句,誰知站在她身邊的牛壯就出聲道:“呀,芩兒你別著急,我在這等你,我娘做的麵花我早就學會了,等會我教你,不著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