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02 坤卦:以品格立人,以氣度處世(2 / 2)

富蘭克林也把他的成功歸因於正直誠實的品格,而不是他的才能或演說能力,因為他在這些方麵都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他說:“人們都很看重我。我口才很差,從來不能口若懸河,有時候還結結巴巴,而且經常出錯。不過我還是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地位低的人和地位高的人一樣,品格給人信心。據說俄國亞曆山大一世的個人品格等於一部憲法。在佛朗德戰爭期間,蒙田是唯一沒有關上城堡大門的法國紳士。據說他的個人品格比一個騎兵團更能給他提供保護。

品格就是力量,它比“知識就是力量”更為正確。沒有靈魂的頭腦,沒有德行的知識,沒有仁善的聰明,固然是一種力量,但它們是隻能起壞作用的力量。它們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或者也給我們一些趣味,但是你很難尊敬它們,就好比我們對待扒手的敏捷或攔路強盜的馬術一樣。

誠實、正直和善良,雖然不是命運攸關的東西,但卻是一個人品格的本質所在。具有這種品質的人,一旦和堅定的目標結合起來,他就有了無比強大的力量。他就有力量做善事,有力量抵製邪惡,有力量戰勝各種困難和不幸。當史蒂芬落入敵人手中的時候,他們冷嘲熱諷地問他:“現在你的堡壘在哪裏?”“在這裏。”史蒂芬把手放在胸前勇敢地說。正是在逆境中,他的品格閃爍出了最耀眼的光芒。當所有人都倒下的時候,他憑著自己的正直和勇氣巍然挺立。

在自己的心靈中為美德留下一片空間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去漫遊世界,十年間,他們遊曆了所有的國家,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回來了,個個滿腹經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下來,對他的學生說:“十年遊曆,你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後一課吧!”

弟子們圍著哲學家坐了下來,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麼地方?”弟子們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裏。”哲學家又問:“曠野裏長著什麼?”弟子們說:“曠野裏長滿雜草。”

哲學家說:“對,曠野裏長滿雜草,現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問的竟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

一個弟子首先開口說:“老師,隻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

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一種辦法。”哲學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個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第四個弟子說:“斬草除根,隻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裏了,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後再來相聚。”

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美德是一杯香茗,是一杯美酒,是一朵芳香四溢的鮮花。美德可以讓心靈擺脫痛苦,心靈被美德所占據,煩惱、紛爭等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欲望便會枯萎。快樂是美德所結出的碩果,擁有美德,便擁有快樂。

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美德,諸如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安貧樂道等等。助人為樂者,予人樂也予己樂,幫助困難中的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過後看著別人那掛滿笑容的臉,自己心裏何嚐不是欣慰得很呢?拾金不昧者也是快樂的,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如果占為己有,則會整天提心吊膽,總擔心被別人認出來或是東窗事發,而這種私欲,要以長期甚至是終生忍受心靈的折磨為代價。相反,如果能拾金不昧,則會皆大歡喜。總之,隻有擁有美德才能煩惱無法接近,才能有一顆快樂的心。

蘇東坡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得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美德是心靈的健康劑,它讓人有一顆平常心,有一顆愛心。擁有了美德,我們便不會與人爭名奪利,憑空與人起紛爭,便不會為一絲小利而煩惱。美德本身就是報酬,它能給人們帶來最高尚而真實的快樂。在美德的磨刀石上,我們愛心的刀刃會更加鋒利。

在講求效率和功利的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在自己的心靈中為美德留下一片空間,讓美德幫我們清除心靈的垃圾。不能物質生活豐富了,而心靈卻貧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