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海軍的決心(1 / 2)

9月1日上午陸振華就在掖縣召開了北線海陸兩軍聯席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如何阻擊敵人的登陸戰。海軍方麵出席會議的就是薩鎮冰和沈鴻烈,陳紹寬,王時澤四人,陸軍方麵有吳佩孚,肖耀楠,溫應星和於學忠四人,再加上陸振華,蔣百裏和陳延甲三個人。陸振華在會議室也沒多客套直接就說:“你們的報告我看過了,先說一點已經可以確認日本在北方的登陸地點是龍口港,時間是明天上午,這是我們在海上的情報人員租用的美國貨船偵查發現的,所以你們的計劃可以最後定下來。”

“長官,我們的計劃是將已經隱藏在黃河出海口處的青島號(原奧匈的伊莉莎白皇後號),濟南號(原德國的塔克號),威海號(原德國的亞格爾號),煙台號(原德國的魯克斯號),日照號(原德國的伊爾其斯號),德州號(原德國的哥爾莫蘭號),淄博號(原德國的埃姆登號)七艘戰艦和舷號為001到004的四艘雷擊艇準備趁著夜色,今天晚上偷偷地靠上去用魚雷襲擊他們。”沈鴻烈說道。

“你們想過怎麼撤退沒有?”陸振華問道。

“這次任務根本就沒有計劃撤退。”薩鎮冰這個老北洋說道:“我們就是去報仇雪恥的,二十年了,好不容易等到這個機會。明年日本的新艦隊一服役,我們就再也沒有報仇的機會了。”

“老將軍這又何必了,我們現在是要保存好人才,這回德國在青島的船廠已經是我們的了,我想將來我們一定可以自己造軍艦。我不是還答應過成章兄了嗎,每年專門撥出200萬美元的專款用於海軍添置新軍艦嗎?”陸振華說道。

“陸將軍,我謝謝你給我北洋的這次機會,這是來遠號管帶邱寶仁送來的的北洋艦隊軍旗,我希望將軍可以將這麵旗幟懸掛在艦隊中。”薩鎮冰說道。

“好吧,你們想怎麼做怎麼做。不過必須有撤退計劃,我已經帶來了四個德國280mm二十五倍口徑岸防重型加農炮營和兩個380mm四十五倍口徑的岸防炮營,再配合第一軍的重炮一旅二旅的210mm重炮我想足夠日本人喝一壺的。可惜了沒有鐵路,要不是的讓日本人好好嚐嚐我們包頭炮兵廠的新型列車炮。”陸振華說道。

“這些都是從德國進口的?”薩鎮冰問道。

陸振華一看所有的人都疑惑的看著自己,就說道:“大部分是德國技術我們自己生產的,隻有280mm以上的重炮是我們現在還不能生產的,和其它重炮一開始的部分是進口德國的。不過我想我們很快就能自己生產了,380mm重炮是德國最後出口給我們的,就四個營24門。”

“我聽說過北疆巡閱使轄區可以製造重炮,沒想到你們你們真的能造。既然有重炮掩護,我們就在偷襲後邊打邊撤,將敵人引入伏擊圈。”薩鎮冰說道。

“老將軍,是這樣的,我們的主要作戰目的是大規模的殺傷敵人的陸軍,迫使敵人議和。我的意見是你們偷襲後馬上在夜色的掩護下掖縣西麵的虎頭崖村的太平灣,我們會用210mm的重炮阻擊敵人的追擊。然後你們就可以從容的離開回到原來的隱藏地繼續隱蔽,等到風聲一過就可以繼續偷襲敵人的後勤運輸船隊了。280mm及以上的重型岸防炮太重了,根本就難以迅速移動。所以我希望你們海軍可以配合陸軍部隊完成這次防守任務。”陸振華指著地圖說道。

“沒問題,我們海軍一定完成任務。”薩鎮冰說道。

“現在就是你們陸軍了,你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在龍口的西南麵的丘陵地區設置重炮陣地和防守陣地對登陸的敵人和敵艦進行大規模的炮擊。記住了不要忘步兵去衝鋒,那是送死。日本人的艦炮不是吃素的,我們寧可多費幾發炮彈也不要讓戰士們去送死。”陸振華說道。

“是,我們第一軍保證完成任務。”吳佩孚說道。

1914年9月1日夜裏,山東海軍的十一艘軍艦全部熄燈,靠著前麵的軍艦上懸掛在船尾的汽油燈指引著道路,慢慢地向在龍口灣外休息的日軍第二艦隊的第六戰隊和第九艇隊靠上去。日軍負責進攻青島的是海軍第二艦隊,現在第二艦隊兵分兩路一路在龍口負責掩護登陸,一路負責封鎖膠州灣。

8月底的一場台風襲擊了山東半島,海上的風浪很大,天上布滿了烏雲。這樣的天氣正應驗中國的那句古話: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日軍的第六戰隊和第九艇隊就停泊在龍口灣外的洋麵上,再加上夜裏趕來的幾艘運兵船。日軍軍艦是燈火通明,毫無防備,他們在大擺筵席歡迎今天坐船趕來的日軍十八師團第二十三旅團長山田良水。由於山田旅團長很少坐船,加上碰上了台風,結果是跟所有的官兵一樣吐得是昏天黑地,最後好多人都暈死過去。等他們到達龍口灣的時候,就可以不想而知當時第二十四旅團的軍容是如何的糟糕。日本陸軍和海軍一向就關係不好,現在海軍發現了陸軍的窘態,哪能就這麼放過呀。如是海軍的高橋少將就舉行了巨大的酒宴宴請二十四旅團的所有軍官,以便繼續嘲諷陸軍不識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