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在其吞並不久的波斯尼亞鄰近塞爾維亞的邊境地區,進行軍事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6月28日是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聯軍在1389年被土耳其軍隊打敗的日子,演習選定在這一天是具有挑釁意義的。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親自檢閱了這次演習,演習結束後,斐迪南大公返回薩拉熱窩市區時,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擊中斃命。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
奧匈決定以此為借口挑起戰爭,吞並塞爾維亞。德國堅決支持奧匈的行動,俄國表示支持塞爾維亞。1914年7月23日,奧匈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答複。通牒內容極其苛刻,要求製止一切反奧活動,懲辦進行反奧宣傳的官民,由奧匈派員共同審判薩拉熱窩事件的“凶手”等。7月25日,塞爾維亞複文,除拒絕會審外,全部接受其餘條件,但奧匈仍不滿。當天奧匈即與塞爾維亞斷交。7月28日對塞宣戰。
德國當時的駐華公使已經知道了,中國將站在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一邊。為了能分化協約國特別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德國表示願意放棄德國在中國的特權和租界,同時願意歸還青島和山東的一切權益。日本得知這一消息之後馬上威脅當時的北洋政府不得接受青島,北洋政府也沒能接受青島。漢斯這個特使找到陸振華協商將山東和青島交還給陸振華的勢力。
“漢斯,你隻是給我送來一顆毒藥,但是我卻不得不吞下去。”陸振華說道。
“算了吧,閣下像我們德國人一樣不會讓自己國家的領土被輕易割讓,所以即使我們德國不將這一地區交給閣下,閣下有實力之後也一定會去自己拿回來的。我這是送給閣下一個好機會。”漢斯說道。
“不要把你們德國說的那麼好,我要的武器裝備到了嗎?”陸振華問道。
“20個師的德軍製式裝備,並且按照你的意見作出了一些調整。現在全部在青島和天津,如果需要馬上就可以運到山西。”漢斯說道。
“好吧,將天津的全部運回山西,山東的運到濰坊地區,我們會很快派軍到山東的。但是必須先聲明幾點,第一德國駐軍要放下武器,戰後會平安的返回德國;第二,我們沒有和德國結盟;第三,所有的物資全部是貿易行為。”陸振華說道。
“好吧,我同意。”漢斯說道。
“謝謝你的理解,你要知道我們不可能一個國家打贏所有的國家,除非我們國內團結和擁有德國一樣的工業能力。”陸振華說道。
“閣下,請恕我直言,貴國在十年到二十年內還看不到這種情況。”漢斯說道,同時心裏想你們中國如果有這樣的實力,隻怕全世界都要圍著你們轉了。
1914年7月29日陸振華在南口會見了袁世凱。這時兩人的第二次會麵,雖然兩人從清末就同朝為官,但是兩人的關係並不怎麼好。
“大總統能在日理萬機中抽出時間了見我,這是讓我榮幸之至呀。”陸振華笑著說。
“好了,不要跟我客氣了。我們都了解彼此甚至多過了解自己,我一直就覺得你是我袁世凱的最大對手。孫文太過浮誇,難以給我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唯有你是可以也是唯一可以取代我的人。我一直在靜靜地等你犯錯誤,可是你卻很少給我機會。現在找我什麼事?明說吧不要繞圈子。”袁世凱說道。
“能成為大總統的對手是陸某的榮幸,其實旁邊有一個對手是很不錯的,最少他會時時提醒自己不要頭腦發熱,要少犯錯誤。我直說吧,德國人要交還山東和青島地區給我國,北洋為什麼不要?”陸振華問道。
“不要這麼大聲,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德國的計謀,他要挑撥中國同日本的關係。你不會想這我北洋去跟日本大戰一場,最後你出來收拾殘局吧!”袁世凱說道。
“我從來都沒指望大總統出麵,現在我送大總統一個對付我的機會。”陸振華淡淡的說道。
“你不是要收複山東吧?”袁世凱吃驚地問道。
“為什麼就不能是我呢?我好想從來都沒有出賣過國家的利益吧?”陸振華說道。
“不是這個意思。你一向是謀而後動,沒有好處從不出手。這回明顯不是什麼好買賣,你怎麼會出手?”袁世凱吃驚地問道。
“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陸振華說道。
袁世凱沉默良久說道:“你要我做什麼?”
“我要山東都督,同時要從石家莊修一條到德州的鐵路。並且要你保證我的後路運輸安全。”陸振華說道。
“你就不怕我趁機出兵山西將你的老巢端了?或者直接將鐵路扒了,讓你十幾萬大軍全都成為孤軍?”袁世凱問道。
“你會這麼做嗎?”陸振華反問說。
“我也不知道。”袁世凱說道。
“戰後我就將山東讓給你們北洋軍,我隻要吉林和奉天。你不吃虧,到時日俄的壓力就全部都擠壓到我這邊來了,你北洋控製山東這個南北要地就是進可攻退可守了,從此無憂了。”陸振華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