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宋案前的較量(1 / 2)

1913年元旦過後陸振華就將所有的事情都丟給屬下去處理了,自己一個人在書房想事情。而陸振華的妻子張怡再次懷孕了,所以陸振華有暫時接管了情報部門。陸振華在考慮是否救宋教仁,看著手裏的的資料。;陸振華將自己的秘書楊永泰找來商量,屋裏隻有四個人,陸振華,,王永江,楊永泰和軍情局長張強。陸振華將事情的經過都說了一次就問道:“你們說說我們是不是要就宋教仁?”

王永江考慮了很久說道:“那要看大人是怎麼打算的,如果大人想坐那個位子就不能救宋教仁。如果大人隻是從國家的角度考慮就要救宋教仁,如果宋教仁一死隻怕天下就要大難了。”

“大人,還是不救的好。宋教仁一死,袁世凱必然嫌疑最大,而南方國民黨必然不肯幹休。到時就是南北大戰,而我們四省可以左右逢源。大人在四省的改革不出數年必然獲得成功,而且各省因戰火而民生困乏,如此一對比不出幾年大人就可以有主導中樞的威望,再加上西北勁旅大人入主中央指日可待。”楊永泰說道。

“還有一個情報你們不知道,歐洲大戰在即,不出兩年就會發生席卷世界主要國家的大規模戰爭。我國要想趕上世界國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失去這個機會最少在二十年內我們不會再有這麼好的國際環境。”陸振華說道。

“大人,我們也知道歐洲就是一個火藥桶,一點就著。可是大人如何能確保明年就會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呢?”王永江問道。

“很簡單,德國人受不了,他們已經將百分之七十多的財政收入用來擴充軍備,明年在不打,政府就得破產。”陸振華說道。

“那為什麼他們還會給我們貸款呢?”楊永泰問道。

“德國沒安好心,你想他之所以武裝我們就是看準了我們跟俄國人和日本人的矛盾不可調和。我們的實力越強將來就會對俄國人和日本人的牽製越大,而俄國人和日本人就越是不放心我們。”陸振華說道。

“那我們要加入同盟國嗎?”王永江問道。

“不會,我們加入協約國同時打擊俄國人。好了不談這個還是轉到宋教仁事件上吧。”陸振華說道。

“大人,我們調查了一下你提供的幾個人。發現了最少有三股力量已經參合進這件事情了。第一就是袁世凱方麵,第二就是同盟會內部,第三就是日本人。”張強說道。

“日本人也參合進來了?”陸振華問道。

“是的,我們在青幫內線報告的,日本人頻繁出現在陳其美的賓館。同時我們還懷疑他們可能會針對大人。”張強說道。

“為什麼?”陸振華冷冷地問道。

“大人,他們從日本請來了幾個化學家,同時陳其美在陶成章案件被捅出來之後,受到很大的壓力,他每天都在詛咒大人揚言要殺了大人。”張強繼續平靜的說道。

“好你們繼續盯住那幾個人。”陸振華說道。

“大人,我想我們還是救宋教仁吧。日本人既然插手就說明這不再是簡單的內部鬥爭,而是中日兩國的鬥爭了。日本人之所以這麼熱衷跳動我國進行內鬥,就是怕我國安定下來超過他們,到時候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王永江說道。

“大人,我們要救宋教仁,但是不能就這麼直接救。先不說宋教仁會怎麼想,我怕到時別人會說我們賊喊捉賊呀!到時候我們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楚了,所以我們隻能在宋教仁被刺後再救他。”楊永泰說道。

“是呀,我已經提醒過宋教仁,可他到現在還是沒能來和我談談。看來是不信我們呀!”陸振華感歎地說。

“現在也隻能這樣了。要救宋教仁,不是為了他個人,而是為了這個國家。我們不能再內戰了,否則將來必然成為人家嘴裏的肉呀!”王永江感歎的說道。

看著楊永泰點頭的樣子,陸振華就說到:“張強這次就看你們情報部門了,記住如果陳其美想在西北有什麼不良主動就直接給他警告,否者就別打草驚蛇。”

為了宋教仁事件,陸振華手裏的兩張黑暗中的王牌也逐漸浮出水麵。王金發就是西北軍事情報局安插在上海青幫的一個釘子,負責偵查滬軍的動向,因為陳其美的滬軍中有大量青幫人士。他原本就是青幫的一個混混,為軍情局服務也就是為了錢。情報局隻不過是需要他的情報加以佐證其它情報,因為這是為了能更好地分析其它情報和確認情報的真實性。

首先被控製起來的是武士英,原名吳福銘,山西平陽人。在貴州學堂讀過書,曾在雲南充當七十四標二營管帶。辛亥革命後,軍隊裁員,他去了上海。在那個****年代,武隻是個被利用的犧牲品,他是個失業軍人,並非行動機警的職業殺手。由於武士英是山西人,所以對他家鄉調查很容易就被調查的八九不離十了。陸振華看著武士英的資料沒有什麼不尋常,調查局在上海巡捕房的一個情報人員仔細查看了在上海蹲過一個月監獄的武士英記錄,特別是身體特征跟山西這邊了解的情況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