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議和(1 / 2)

他不僅是中國在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麵的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紀中最為獨特的人物。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做出了有價值的服務;以從政三十年的政治家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其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1901年11月8日英國《泰晤士報》

1900年夏天為了議和,朝廷為此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為大清國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太後的最後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每當大清政府把這個巨大的帝國帶到毀滅的邊緣,他們唯一必須啟用的人就是李鴻章。

1900年7月17日,當77歲的李鴻章在廣州登船準備北上的時候,南海知縣裴景福問道:“大人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國家少受些損失?”

李鴻章感歎道:“不能預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緩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幾年?一日和尚一日鍾,鍾不鳴,和尚亦死矣!”

9月29日,李鴻章攜帶陸振華等人到達天津。他去了他曾經執政達20多年的直隸總督府,在滿目瘡痍的天津城中,總督府已是一片廢墟。10月11日,李鴻章到達北京。外國聯軍宣布除了“兩個小院落仍屬於清國政府管轄”之外,整個京城由各國軍隊分區占領。那兩個小院落一個是李鴻章居住的賢良寺,一個是參加與聯軍議和談判的慶親王的府邸。

11月初,聯軍照會李鴻章和慶親王,提出議和談判的六項原則:懲辦禍首;禁止軍火輸入中國;索取賠款;使館駐紮衛兵;拆毀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間駐紮洋兵,保障大沽與北京之間的交通安全自由。這六項嚴重侮辱大清國國家主權的原則,令李鴻章說出了列強猶如虎狼群的話,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結束大清國的厄運。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黃塵烈風中天天盼著李鴻章的好消息———雖然大清國於1900年夏天發生的巨禍是由慈禧太後一手釀成,但李鴻章必須在聯軍的追究麵前維護住慈禧的權力,他隻有日複一日地竭力磋磨——每當聚議時,一切辯駁均由李鴻章陳詞;所奏朝廷折電,概出李鴻章之手。這時候真是陸振華和李鴻章一起展開私下外交主要對象就是英國,俄國,美國和德國。

陸振華和李鴻章一起去拜訪英國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薩道義。陸振華充當李鴻章的英文翻譯。雙方對懲辦禍首主要是對對慈禧是否懲辦,然後就是賠款駐軍。雙方是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好不熱鬧。這時陸振華說道:“大臣閣下,貴國政府將我國太後視為戰犯,那麼我想問一下閣下大英帝國是想一直和我大清朝處於戰爭狀態嗎?還是想一次性的將我國變為貴國的殖民地?”

“不,不,如果我們不想和貴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也沒有將中國變為殖民地的打算。”

“那英國為什麼一定要懲辦太後了?你要知道我國政府是在太後的領導下運轉的,如果懲辦太後你們找誰來更你們議和,就算簽訂了合約你有找誰來保證條約的執行。而且俄國人說我國隻要將東三省交給他們,他們就可以保證我國的權益不受侵害。現在不少被要求懲辦的官員都要求同意俄國人的條件。”陸振華說道。

“不,千萬不要相信俄國人的話,一旦他們得到東三省,他們就會慢慢的向華北滲透的。”薩道義急忙說道。

“是的,我們知道俄國人是沒有信用的,但是人渴極了就連毒藥都會喝掉,何況是生命呢。”陸振華說。

“我可以帶包大英帝國不懲辦太後,但是官員必須要求懲辦,否則我們無法向各國政府交代。”薩道義說,

“好吧,那我們來談談賠款的事情。貴國的赫德先生相比很清楚我國的財政狀況。我國每年收入是八千八百萬兩白銀,甲午年賠償日本二億兩白銀使得我國每年的支出為一億兩以上。我國屬於赤字財政。如果在賠償過多,我國政府根本就無力償還。那麼為了償還隻有向百姓征收更高的稅了。這樣一來各國的貨物在中國再也銷售不出去,同時可能引發我國新的敵視外國人的運動。”陸振華說。

“你說的我能理解,但是不是由大英帝國一個國家說了算。”薩道義說:“不過我可以在各國公使開會的時候提一下。”

“那真是太謝謝閣下了。大英帝國作為現有秩序的維護者和最大受益者,應該主持公道維護現有的秩序而不是讓後進國家來破壞規矩。”陸振華說。

“我過會考慮,中國的提議的。”薩道義說。

就這樣陸振華他們離開了英國領事館去了德國領事館。陸振華以前做金融就是一家德國公司雖然他的德語沒有英語好,但是交流不成問題。李鴻章看剛才陸振華在同英國人談判中表現很不錯就說讓陸振華同德國談,他隻是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