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懸在我頭頂的錘子:認識自己是一件多麼慶幸而痛苦的事啊!
每個人都曾認為自己是世上最獨特的人,也許你直到現在仍這樣認為,你認為你與眾不同,聰穎、智慧,或者叛逆,或者帶著你尚未發覺但確實存在的使命,或者你雖然此刻運蹇時乖,但總覺得這隻不過是天要降大任於你的前奏。簡而言之,你認為自己在眾人中是最拔群的,隻是未顯露出來而已。
我也曾這麼想過,我偶爾翻看高中時的日記,仍然能讀到那時睥睨一切的輕狂。
本想說一說二十歲之前的事,但有炫耀之嫌,所以暫且不表。總之,我是在二十歲之後才逐步認識到自己的平庸的。
緣於對萬物的好奇,我總是饒有興趣地學東西,對任何事情都不願輕易服輸。但當我走出縣城,麵對更廣闊的世界時,我卻發現,這個世界並不公平,在有些事情上,有些人憑著天分,輕輕鬆鬆取得的成就,勝過我千辛萬苦取得的成績。而網絡將這種對比的可能性放到最大。俗話說,高手在民間,你所沾沾自喜的一點兒小虛榮,總能在某個時間某個場合被某個人在網上擊敗。山外有山,網上有人,是之謂也。
對我來說,這是種很糟糕的感覺。比如我喜歡唱歌,並且在朋友圈一直頗受好評,但我知道網上隨便就能搜出許多比我唱得好的平民音樂愛好者來。我一直自覺文字功力不錯,但在遇到像東東槍老師這樣語言文字技巧爐火純青的人後,也隻能由衷佩服。我之前還自覺讀書頗豐、見識頗多,偏又遇到鸚鵡史航老師這樣的書癡。其實我一直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裏。我認識許多自歎不如的人,李鐵根雖然現在創作不多了,但我和他有過一麵之緣,他的風趣無論在為人還是文字方麵都是如一的。銀教授沒怎麼紅之前,我就說他是我最喜歡的人之一。雖然他有時不擇“口味”,但他的段子是最接近脫口秀的,他有許多佳作,在爛梗老梗和抄襲遍地的今天,很是難得。
我在碰到難以望其項背的人時,心裏總是充滿了沮喪,因為他們的高度反襯了我的平庸。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裏說,二十歲之前,覺得自己會一直生猛下去,但生活就是個慢慢受錘的過程。東東槍、鸚鵡史航、李鐵根這些老師就是懸在我頭頂的錘子,有時我悲傷地想:算了吧,在這方麵我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追上他們。但更多的時候我還是想:管他呢,也許我再花點兒力,就能做得更好一點兒。而這種想法,是我至今依然對萬物充滿興趣、依然在讀書、依然在“玩”文字、依然有想學很多很多東西的動力。
朋友圈那些事:朋友圈大了,什麼人都有。
我的朋友圈便有許多把24小時當親子時間的愛心媽咪。她們每天忙活得像個狗仔,拿手機、相機等各種拍攝工具“招呼”自己家的孩子,然後將照片一一上傳。我家寶貝在理發;我家寶貝在彈鋼琴;我家寶貝在掛水;我家寶貝考了100分……事無巨細,就連吃飯、撒尿有時也要po上網(po是post的縮寫,意為上傳到網絡上)分享。最奇特的是某位媽咪因為寶貝排泄物顏色不對,擔憂之下竟也要拍照上傳,與君共賞,不知究竟是出於何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