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逝者一問,縱今穿古(1 / 2)

他是一個千年難得一遇的數學奇才,做出了屌炸天的驚天成就。

卻被足足嫌棄了22年,直到一聲不吭累死在土坑上。

由於家庭貧困,他的三個兄長因為患病而無錢醫治,在童年時不幸夭折。

他13歲喪父,16歲隻身外出謀生,29歲喪母……

陸加羲的一生充滿了悲情。

22歲時,還在打工的他,被一本數學小冊子深深吸引。

這本小冊子改變了他一生,給他帶來了遺憾、光榮,以及最後的死亡。

這本書裏有一個世界百年數學謎題—寇克滿女生問題。

這個當時隻有初中文憑的小哥,竟想把它解開。

一支筆,幾張紙。

競連算盤都沒有。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樓門口昏暗的燈光下,每天都能看到他,四年來,一日未停。

他成功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驕傲的時刻。

卻也是他人生中悲劇的開始。

這篇注定會炸裂的論文,他從26歲一直投到44歲。

1961年,陸加羲把論文《寇克曼係列和斯坦納係列製作方法》寄給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一年過去了,沒有肯定,沒有建議,就這樣將他的成果擱置一邊。

他苦笑,繼續埋頭完善論文。

1963年,他再次把修改過的論文,又投寄給《中國數學通報》。

又是一年的等待,而回信隻有草率的一句:建議改投其他刊物。

1965年冬,陸加羲把“寇克曼係列”推廣到四元組,投給《數學學報》。

又等了一年,退稿信寫著:沒價值!

三次投稿,三次被退,他耗費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一次次被忽視、一次次被擱淺。

他沒等來世界數學的寶座,卻等來了一場10年浩劫……

18年裏,從青年盼到中年大叔,他得到的答複:

無價值,不予刊載,請轉投。

懷才不遇的憤懣煎熬中,陸加羲甚至被人當成瘋子送去勞改。

44歲那年,陸加羲死心了。

因為他看到了報刊上,一個意呆利鬼佬解開了答案。

而這人落後了自己整整十年。

他的解題答案被整整耽誤了22年,一直未被刊登。

可恨嗎?

有抱怨嗎?

能夠抱怨嗎?

他崩潰發狂,嚎啕大哭,這樣的結果,他怎能接受?

為了查閱資料,在艱苦的環境下,陸加羲掌握了俄語和英語。

在後來的歲月裏,又因查看資料的需要,又自學了日語。

學這些語言,隻為解題而已。

陸加羲掘棄雜念,又向另外一個130歲高齡的超級難題進發了。

數學界另一座高峰——“斯坦納係列”,那是與陳景潤“歌德巴赫猜想”齊名的另一大世界級數學難題!

陸加羲懇請校方給他多一點時間研究,但卻被拒絕了!

因為超長時工作,加上長期的熬夜燒腦,他得了疼痛性難忍的神經性牙痛。

讓人心疼的是……

為了省時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滿口的牙竟被他拔了個光。

他雙腮塌陷,瘦的幾乎脫相,妻子看到,忍不住偷偷落淚……

45歲時,陸加羲成功了!

他再次寄出答案。

再次杳無音訊。

無奈之下,他隻能給國外投稿。

不出一個月。

西方為之轟動!

至此,獨自閃耀了130多年的“斯坦納係列”明珠,被大炎國的陸加羲最先摘取了!

菲爾茲獎將勢在必得!

但滑稽的是,國內此時依然對他是一無所知……

………

大炎國有關單位向加麻大門德爾鬆教授和郝迪教授發出邀請,請他們到來國內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