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的一天午後
東北吉林榆樹市新立鎮中學
高三二班的教室裏,同學們正在上自習
李珊珊認真地在黑板上畫著雷鋒。身邊有兩位女同學,不時地給遞給她各色的粉筆。坐在前排的呂達不時地回頭看看。暗想:沒想到李珊珊還挺有才,畫的有模有樣。原以為就是一個花瓶呢。
“畫的真好”,不知是哪位同學叫起好來。
“太像啦”,又一名男生附和著。
……
忙於高考的同學們,經過短暫的喧嘩後,就各自忙著自己的數理化去啦。高考這個獨木橋,是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還有幾個月就高考啦,除一人外,大家都在全力以赴。
這個人叫“穆林”。
這名同學,據說原來是名學習不錯的同學。後來因為“神經衰弱”這個病,兩年都名落孫山。今年是他計劃參加高考的第三年。
此時的他,正在目不轉睛地看著李珊珊畫的雷鋒呢。
“畫的還真不錯”,穆林暗想。“看呂達的,讓雷鋒叔叔變臉”。
穆林悄悄地走到教室後的板報前,信手從地上撿起李珊珊用過的粉筆頭,在雷鋒頭像的嘴上畫了一個長長的煙袋。
“瞧,雷鋒嘴上多了個煙袋”,“哈哈”,一位男生在不經意間看到了。
“哈哈哈”,“真有趣”
“哈哈,太有意思啦”
同學們你一言,呂達一語地議論著。
……
砰的一聲響,同學們楞了一下。
“李珊珊大哭著走了”,一名女同學說。
啊?
第二天,李珊珊沒有到校上課。
剛上完第一節課,高三二班的班主任韓秋老師就將穆林和呂達叫到辦公室。
韓老師是東北師範大學英語係畢業。30出頭,177的身材,打一手好球(排球),下一手好象棋,濃眉大眼,年輕帥氣。班裏的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是你在雷鋒像上畫的煙袋吧?”,韓老師直視著穆林問。
“是我”,穆林並不抵賴。
“為什麼畫?”韓老師問。
“心裏無聊”穆林答。
“心裏無聊你就畫?,你不知道人家是女生嗎?你想過後果嗎?現在是高三,她連課都沒上,人去哪裏了,都沒人知道!”韓老師一句接一句的質問。
穆林默默無語。
是啊,他說什麼呢,他沒啥可說的。他隻是無聊,心裏悶的慌,找個樂子吧了。誰會想到這個妞這麼小氣,想不開,傷了自尊,逃課呀。
穆林隻能選擇無語。
“……你好好想想,這兩年你在學校,我對你還可以吧?!,日後別再讓我為難啦!”
“這是榆樹市的三好學生證書,你與呂達拿著吧,全班就兩名”
韓老師終於說了句讓他兩輕鬆一點的話題。
呂達也終於明白,他被叫過來,並不是因為他與穆林的個人關係好。
出了教師辦公室的門,他們信步走向操場。
在90年代的鎮上中學,還保留著部分田地。就在操場的北麵。中學麵積不大,全員師生300-多人,出操時能將操場占去1/3。
穆林與呂達也無意上課了,索性沿著操場邊,邊走邊聊。
快下課時,他們溜達到教室門口。
突然,一位身體健碩、身穿紅色褲子的男同學,從相鄰的三班教室裏衝出來,直奔穆林。在穆林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已重重的挨了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