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孤獨(1 / 1)

什麼是孤獨?

孤獨就是你想找個人說話,卻發現沒人可說;孤獨就是你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給別人一個笑臉,別人卻漠然地走開;孤獨就是在網絡上跟別人搭訕,別人隻給你回複:“嗬嗬”;孤獨是你興致勃勃地跟別人分享你的新發現,別人卻一臉茫然……

在這個原子化的時代裏,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正因為孤獨,所以我們才需要不停地刷**、耍微信,通過這種方式來刷存在感;正因為孤獨,我們才會結婚,才會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才會時刻離不開手機;正因為孤獨,我們不得不奮勇向前,試圖抓住一點點存在感。

孤獨,是不可逃脫的宿命。我們孤獨,因為整個星球都是孤獨的。在紀錄片《旅行到宇宙邊緣》中,宇宙中的地球是如此渺小而意外的存在,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都是孤獨的存在,生活其中的人,又能如何?

對待孤獨,有很多種處理方式,有的人逃避,所以不停地參加各種活動,不停地嚐試各種消遣,就是不敢一個人沉寂下來,獨自麵對自己的內心,即使有那種躲不開的時候,哭一場,笑一場,睡一場,也就躲過去了。但孤獨始終像饑餓的狼一樣尾隨,時不時地竄出來,威脅你的存在。

有的人把玩孤獨,比如村上春樹小說中的人,他們習慣一個人: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書,一個人聽音樂,一個人彈吉他,一個人跟貓對話。他們不排斥與其他人的交流,但也不會為了交流而交流;他們不排斥世俗生活,但也不會擁抱世俗生活;他們這個時代、人群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觀望、疏離、冷峻,他們接受孤獨的現狀,並試圖活出自己。

人類為了對抗孤獨,發明了很多種殺死時間的方式:讀書、運動、遊戲、網絡、電影、肥皂劇……這些娛樂活動填充了空虛的時間,卻始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孤獨。

單身一個人,最孤獨的時候是生病,沒人照料,沒人噓寒問暖,沒人端茶倒水,隻能拖著病軀,自己給自己倒水,自己給自己做飯,甚至一個人去醫院看病,一個人跑來跑去,做各種檢查。這個時候是人最脆弱的時候,希望有朋友陪伴,有家人扶持,希望有人可以依賴。但依賴同時也意味著責任,原子化的個人,害怕對別人負責,所以甘願一個人在病軀中掙紮,寧願一個人去醫院看病,也不願意因為一時的虛弱而背負別人的責任。

傳統的農業社會,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方圓百裏的區域,對於那個時代的人而言,最大的苦惱或許不是孤獨,而是壓抑,一成不變的生活對人的摧殘。但那個時代由於信息的缺乏,很多人對外麵的世界,或許並沒有太多的想象,也沒有想要走出去的欲望,反而能安貧樂道。這是古代帝王想要的,對他們而言,臣子最好各自安居其所,保持穩定,所以明清皇權最盛的時候,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海禁,試圖把自己的臣民封鎖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內。而古代皇帝最擔心的則是流民,遷徙中的個人,了無牽拌,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後來事實也證明了皇帝的擔心,很多的農民起義,流民都是主力。

但是,流民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如果一個人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如果能夠活下去,並且活得有尊嚴,又有誰甘願跑家舍業,去做流民呢?之所以出現流民,大部分人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混不下去了,不得不浪跡天涯。而現代人,之所以出走故鄉,不過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五彩繽紛、光怪陸離的城市生活,但離開了土地,離開了熟悉的人群,重新展開一段生活,何其難也!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維持都是需要時間和情感的付出,但是斤斤計較的現代人,又有多少人願意冒險去付出呢?於是很多人甘願龜縮起來,沒有收獲沒關係,起碼自己也沒有損失什麼,他們隻能用這樣的想法來安慰自己。

王影生在小的時候,身邊有一群玩伴,隻有在落單的時候,他才感受到孤獨。比如,幾個小夥伴相約一起去誰家玩,但因為父母管教很嚴,王影生不能出去,所以到了晚上,他是輾轉難寐,等父母睡著了,聽到父親均勻的呼吸聲,他滿腦子都是小夥伴的身影。於是,一個大膽的念頭出現在頭腦裏,他輕聲躡腳地下床,光著腳,一步一步挪到門前,悄悄地,一點一點地打開門,然後側身出去,再一點一點把門關上,然後迅速跑到小朋友家,孤獨消失了。

這是他小時候解決孤獨的方法,可等他長大了,孤獨如影相隨,他再也沒有辦法驅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