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有老下有小,都得存著氣(1 / 2)

周六,王運成“伺候”完兒子早飯,趕緊躲進書房,因為接下來謝一一就要上馬輔導兒子功課。

說起王思瑞的學習,又是一個遺傳學上的未解之謎。謝一一和王運成都畢業於C9,怎麼說都算是人中龍鳳,可輪到王思瑞愣是半點兒智商沒遺傳到。

就好比現在,四十分鍾過去了,王思瑞一篇英語課文都沒背下來。而謝一一呢,早就在替兒子分析結構,畫思維導圖的時候,大差不差全文背誦。

王思瑞氣得拍桌子,把謝一一看笑了。

“跟桌子生什麼氣?”

“這篇課文寫得有問題!所以我才背不下來!”

“那我怎麼背下來了?”

“你不算!”

“王思瑞別無理取鬧啊!”

“我不管,就是課文有問題,所以我才背不下來!”

“這可是你們老師在大群關照的作業,有種你去跟老師說!”

王思瑞不說話了,梗著脖子瞪著課本。

謝一一走出臥室倒水喝,又走去書房和王運成抱怨。

“你兒子怎麼辦!”

“他拍什麼桌子?”

“就那麼半頁紙的課文,40分鍾,還背不下來。哎,王運成,你說他像誰啊?”

“兒子的智商遺傳母親。”

“像我那就該過目不忘,我都懷疑是不是當年醫院抱錯了。”

“他長得和我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你說呢?”

同樣的話題,重複過無數次,無解。王思瑞還在念小學的時候,謝一一曾經和方芳抱怨過,“雞娃專家”方芳管他們家這現象叫“龍鳳成翔”——父母都挺優秀的,結果自家的孩子跟坨shit一樣,啥也不是。

謝一一聽了咯咯直笑,不至於不至於,王思瑞雖然不如她和王運成,但小學期末成績單每次都是A。A就代表著90分以上的分數段,不算最好,但也不差。

方芳笑她幼稚,90和100分之間隔著10分!中考一分一操場,不說上海中考有50%的孩子要被分流去中專、技校、職高這三校,就算進了末流市重點,頂天就是211。要想孩子上985,必須進四校八大!進了985,還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考研、讀研!這樣才能確保就職的時候,簡曆不進大公司HR的碎紙機。

謝一一想,還真是,就她現在的公司“無形製造”這兩年招人,基本收不到本科簡曆,倒是海歸越來越多。她前兩年招的小策劃徐思禮,南加州大學學影視的95後。美本+美碩,全須全尾念完至少500萬,策劃起薪才8000,扣除五險一金加個稅,每個月到手7000出頭。家裏砸下去的教育投資,猴年馬月能回本啊!

被方芳這麼一洗腦,謝一一焦慮起來,回到家跟王運成認真嚴肅地談了談:王思瑞的學習問題務必要重視起來!

王運成卻覺得扯淡,王思瑞怎麼就是shit了?不是最好,就是差?禁止在家販賣焦慮!

“可是——”

“小學成績具有迷惑性,方芳她女兒從小在外麵補課,才能門門95分以上,你兒子從來沒有提前學,還能90分,這樣看來,王思瑞比她女兒優秀。”

“話是這麼說……”

“我小學時候的成績還不如王思瑞呢,到了初三才發力,就一年時間,也上了個不錯的市重點,高中三年,沒下過年級前50。不用擔心,王思瑞是我親生的,大器晚成,隨我!”

王運成的話,打消了謝一一的焦慮。更重要的是,雖然她從小成績好,但這種好,怎麼說呢,讓她的整個童年和少年都過得壓抑、沉重。高處不勝寒,第一名是很累的,第一的人生無法進,更不能退。工作很多年,她依然會做夢夢到第二天要高考了,可是她沒有複習。

“我這麼努力,不就是為了孩子能不吃我當年的苦嗎?”謝一一想。所以,對於兒子的成績,她這兩年的態度一直是:娃要雞,但不可過激,存著氣慢慢來,弱雞也能脫穎而出!

周六的晚上,按照慣例,婆婆和謝爸謝媽來陽升花苑吃飯。

謝一一是看不慣婆婆姚佩芳女士的。無他,同是上海人,姚佩芳總覺得土著謝家是“鄉下人”,話裏話外透著輕視。

結婚買房,王謝兩家各出一半房款,按理說買哪裏、買多大,話語權對半開。謝一一爸媽雖說希望女兒能住得離自己近些,可怕傷害到女兒和女婿的感情,一聲不吭。

輪到姚佩芳,那是完全沒有思想包袱,一看當時還未開發完成的陽升花苑,她想也不想地來了句:“這種地方好住人的啊!”

謝一一那時候還是新媳婦,臉皮薄,馬上要發作。謝媽趕緊打圓場。

“成成媽媽,這地方以後會發展的,房價肯定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