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明太祖朱元璋
國家特長——{槍炮如林}使用火槍兵和槍兵對騎乘單位造成額外兩倍傷害。
帝國特色:火槍兵。
首都:南京。
起始科技:農業。
特色奇觀:紫禁城、太廟、社稷壇、拙政園、明長城等。
……。
與文明類似,幸存者選擇的附庸國度,將決定他之後的發展走向。
在‘重啟文明’中,各個文明中誕生的國度會根據曆史上的發展而被劃分為三個等級,帝國(聯邦)、王朝(王國)、小國(城邦)。華夏浩瀚五千年曆史中,崛起的帝國,王朝,國家數不勝數,將相王侯更如天上繁星數之不盡。這其中單單被認定為帝國級的國家就有七個之多,而大部分的南美小國,甚至連王朝(王國)級別的國家都沒有。
為了更平衡與其他文明之間的實力落差,華夏疆域被分成了七大帝國,十二王朝,以及三十二小國。
每一個帝國、王朝和小國,都有他獨特的特長和特色。
沒有最弱的國家也沒有最強國家,各國家之間有差異,而並無差距,隻有特性的不同而沒有強弱優劣之分。每個國家都有機會成為主宰世界格局的超級大國,並不會因為國度的規模大小,而有多大的差距……。唯一不同的就是,帝國在初期擁有的特色奇觀、所屬偉人比起王朝、小國來說,要多的多。
但相對的,選擇帝國的幸存者自然是比王朝和小國自然是多的多,在大量幸存者的分流下,這也算不上多麼大的差距。
“帝國嗎?”
這一刻,莫文陷入了沉思,附庸國度的選擇至關重要,這關係著他將來的發展走向,帝國有帝國的好處,王朝有王朝的優勢。
前世的他選擇了七大帝國中的大明帝國,大明帝國擁有著‘重啟文明’中最強的七級兵種之一——火槍兵。在當時的莫文看來,隻要撐過了前期的開拓期,一旦進入後期後,擁有著七級兵種的他足以橫掃四方。
大明帝國的火槍兵作為最強的頂級兵種之一,完全克製著同為七級兵種之一的八旗鐵騎,在華夏絕對是除特殊兵種之外最強常規兵種。
然而,莫文卻忽略了一點..
在後世,莫文固然克服了前中期困難,在進入帝國時代,成功招募火槍兵後,它卻並沒有想象中地讓莫文大展宏圖。
當然,這絕非火槍兵不強,七級的火槍兵確實擁有著能硬抗三倍兵力的六級兵種,無論是騎兵還是其他..然而在對方派出五倍乃至十倍的兵力下,即便是火槍兵也無可奈何。
莫文忽略了綜合國力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在後世,莫文集結盧龍國全部資源,所招募的五萬火槍兵,在麵對周邊個個擁兵數十萬的勢力麵前,莫文也隻能徒呼奈何。
綜合國力的巨大差距讓莫文前期的設想成為了落花流水。
大明帝國自然不能再選了!
當然,王朝小國也不在他的考慮之列。
那麼..
莫文的目光在華夏疆域的立體圖瀏覽而過,很快,莫文的視野並停在了西北的那片黑色的疆域,在這片疆域的中央,一麵黑色的旗幟正在帝都鹹陽迎風飛舞。
【大秦帝國】
領袖——秦始皇嬴政
帝國特長——{永恒建築}建造奇觀時增加20%產能。
國家特色:大秦弩兵。
首都:鹹陽。
起始科技:農業
特色奇觀:萬裏長城、兵馬俑、阿房宮、都江堰、鄭國渠、靈渠等。
大秦帝國,七大帝國之一,雖然大秦帝國位列七大帝國之一,然而熱門度在七大帝國中嚴重墊底,甚至不如位列十二王朝的蜀漢王朝、東吳王朝,以及曹魏王朝等。
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是大秦帝國中最為重要的偉人資源極為稀少,其板上有名的偉人僅百餘人,而同為七大帝國的大明帝國,其偉人數量高達萬人,是前者的百倍。
除此之外,其大秦帝國的帝國特長也嚴重缺乏發展潛力。
唯一的亮點大概還是大秦帝國的特色奇觀。
萬裏長城、兵馬俑,作為位列八大世界奇觀的史詩建築,即便佇立全世界之中也依舊是最為燦爛的存在,但也正是因為萬裏長城與兵馬俑的輝煌,使得這兩座史詩建築成為了所有人皆可爭奪的存在。
“沒有最強的帝國,也沒有最弱的小國,一切的成就完全取決於自己。”
莫文輕聲嚀頌著華夏疆域的立體圖下方那條閃爍著白光的晶瑩字符,隨即目光轉為堅定,下一刻,莫文浮空的指尖重重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