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開生卷
柳煙花霧,炊煙嫋嫋,整個寧家鎮在靜謐山水的映襯下透出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寧家鎮,位於基山大地東域邊緣的蒼崖國境內。寧家人在這裏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與世無爭。之所以說其與世無爭,是因其阻止外人入內。以寧家鎮為中心方圓百裏內有陣法守護,非寧家血脈者,禁止入內。擅自闖入者,大都命懸一線,漸漸地,鎮外的人也就不敢冒然入內了。
鎮外,年輕強壯的男人們都在田地間辛苦但愉悅的播種著;小孩子們成群結隊的在田間嬉戲玩耍。鎮內,老人們坐在椅子上圍成一團曬著太陽;女人們也圍坐在一起拉家常,做些針線活。
鎮內的老槐樹下,一個身著白衣手持書本的小男孩格外引人注目,男孩是笑著地,白淨的臉頰上顯出兩個像夏天櫻桃的酒窩,漆黑的眼眸中透出渴望。男孩每天都來此,朗誦書本。悅耳的讀書聲,徐徐從男孩的口中道出。
路過的大人們,大都打趣他:“寧遠,這老槐樹是聽不懂的。”
小書生摸樣的男孩,便是寧遠,也總是真誠道:“老槐樹是聽得懂的。”
鎮外的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跑了回來,來到老槐樹下,男孩的身旁。
“遠哥哥。”
“遠弟弟。
……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表達同一個意願:“給我們講故事吧。”寧遠讀了許多的書,很是擅長於講故事。又因為同是小孩,所以他講的故事孩子們都能聽懂。因此整個寧家鎮的小孩都不去找老人,都來找寧遠講故事。
本應給眾小孩講故事的,寧遠卻匆忙告別他們,轉身向家裏奔去。隻因其父親的話在腦海裏突然響起:“遠兒,回來吧。”
寧遠漸漸跑遠,他的聲音回蕩在這老槐樹下,“今日有事,我改日再講。”
鎮裏最大的一座四合院樣式的房子,是寧遠的家。他的父親寧臣重是寧家鎮的鎮長,也是族長。寧遠飛奔穿過小鎮的青石街道,跨過四合院的大門,來到院子裏。
“爹。”寧遠氣喘籲籲的來到一個高大的男子身前,乖乖的喊道。
寧臣重劍一般的眉毛,深深地插在眉骨上,顯得堅毅莊重。平日裏不苟言笑的他,卻微笑著對寧遠道:“怎麼一早就出去了?又去看書了。”
“恩,”寧遠怯懦道,“但是,孩兒大都不懂,隻是記下了。”寧臣重讓寧遠看了許多的儒家經典書籍。年幼的寧遠自然難以讀懂那些賢者書籍,但因其天資聰穎,過目不忘,自然便是記下了。
“能記下了就好,你長大便會懂得的。爹不想你考取什麼功名,那些都是無用的。”寧臣重沉默了一會兒道:“遠兒,你可願意修煉成仙之法?”
“成仙,除了活得久點,還有什麼益處?”寧遠讀了許多書,耳濡目染,也是明白了一些,為人所求。
“成仙者,可為所欲為,無拘無束。不管這頭上的青天是有多高,成仙,便能將其踩在腳下。”寧臣重看著寧遠認真道。他強烈希望自己的孩子修仙。可這仙,不是所有人都會去修。有的人麵對這一機緣卻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放棄,隻因成仙難。
“恩,遠兒要成仙。”寧遠答道,隻因父親眼裏濃烈的期望。
“如此甚好,這本書便給你了。”寧臣重感到一絲欣慰,從懷裏掏出一本薄薄的黑色書來,遞給寧遠,道:“這書不可以目視之,需閉目凝神,以心感應,才能感悟書中所寫。照著這上麵,好好修煉。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再來問爹。”
寧遠連連點頭,鄭重的從父親手裏接過黑書。拿到手上,瞬間便覺得,這黑書若沒有重量般。隻見黑書上仍是用黑字寫著,開生卷三個字。打開第一頁,隻見裏麵仍是黑紙黑字。這對平日裏看慣了白紙黑字的寧遠而言,很是驚奇。
“成仙之書,與眾不同!”寧遠感慨,對於修仙便又多了幾份興趣。可以看見書裏的文字,也能夠認識出現的字,卻是怎麼也不讀不懂,寫的究竟是什麼。每一個字剛一進入寧遠的腦海,在他準備讀下一個字時,卻又跑出了腦海。如此試了幾次,寧遠才如寧臣重所言那樣,閉目而讀。書中的文字自然的呈現在寧遠的腦海之中。
“天道不公,人命各異。或福或災,不一而至;或生或死,唯靠天命。人生在世,或進或退,不進則退。汝若唯進,唯有成仙。”徐徐進入,震撼心靈,洗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