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雲夢山(1 / 2)

中原腹地,太行山脈之中有一座山,喚作“雲夢”,峰巒迭嶂,山嵐霧靄,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花爭豔。隻因這裏交通不便,且天氣變幻無常,故而沒有得到商業開發,反倒保留了大山的靈氣。

張閱,是西蜀大學曆史係專業大四的學生。因為最近因為要寫畢業論文,再加上自己是一個資深驢友,所以選擇外出采風。

所謂采風,就是對民情風俗的采集,以此來提升自己對社會和曆史的認識。與許多隻知道讀死書的大學生不同,大學四年裏通過各種方式,張閱走了許多的名山大川,在壯麗的山河風光之中感受到了自然地魅力,整個人雖然長得不是很帥,卻有一種出塵的氣質。同學們還經常笑話他,說張閱以後會不會找一座道觀,出家去了。

而到這雲夢山,則是聽一個朋友說,雲夢山是戰國時鬼穀子收徒授業的地方,這位神仙般的人物常年隱居於此,在此布道,教出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徒弟。出於好奇,喜歡探險,自己又是一個曆史迷,對於戰國時的曆史更是感興趣的緊,二話不說收拾好行李,便趕了過來。

這一天,原是天氣明媚,張閱正在欣賞山中的大好景致。隻見這裏山奇泉秀、洞妙穀幽,果真是神仙福地,名不虛傳。背著旅行包,四處探尋,張閱倒想看看能否找到這鬼穀子的遺跡。也不管這裏是否有人跡、是否有路,張閱的較真勁頭一來,全憑著自己的興致,跟著這山中美色,東走西逛,渾然忘我。

走了不知有多時,原是正午時分,張閱走到一個山澗處,忽然從那山穀深處像是蒸籠一般,忽的起來一陣大霧,熱騰騰的噴將出來,遮天蔽日。

張閱隻當是山中氣候變化萬千,嘖嘖稱奇,不顧許多,仍舊摸索著向山中深處走去。

哪知這越往前走,山中的霧氣越來越重,完全辨別不清楚方向。不得已,張閱也隻得放棄繼續走下去,從包裏拿出指南針來,試圖借助現代工具找到回去的路。按照指南針的方向和自己多年來探險的經驗,走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張閱驚奇的發現自己竟然走不出山穀。

“怎麼會走不出去了,不應該啊。”張閱還是忍不住有些心慌,迷路的情況自己也曾經遇到過,但直覺告訴自己,現在出現的情況絕對跟以前不一樣。“是這霧有問題,還是說我碰到了傳說中的鬼打牆?”

張閱到過許多地方,知道許多地方的民俗,對鬼神之事張閱並不忌諱。話說這名山大川之中,多有洞天福地神仙居處,當然也有山精野怪修行,他們隔絕塵世,不與世俗聯係。所有這些人就設置了一些陣法,來阻隔人類進入這些地方。西蜀的青城山乃是道教的祖庭,道教昌盛,自己又是研究曆史的,所以張閱對道家文化多少有了解。雖然從未見過神仙鬼怪,但是張閱始終相信這神秘莫測的世界裏總有另外的一種狀態不為自己所知。那傳說中能夠飛天遁地、移山倒海的仙人,禍害人間、殺人奪舍的妖怪,是否真的隻是存在於故事之中呢。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張閱不僅不擔心,反而有一些興奮,這大概也是自己不同於很多人的地方。張閱原本是一個孤兒,自己的養父養母從來沒有跟自己提過自己親生父母的事情。不是養父母有意隱瞞,據他們說也不知道張閱親生父母的事情。當年二老已經都快四十歲了,可是膝下無子女,經過仔細慎重的考慮,兩人決定到孤兒院去領養一個孩子。正當他們出發時,一個道士抱著一個孩子出現,說這孩子可以予張家作為後嗣。兩夫妻當時覺得驚詫不已,一看道士手中的孩子,卻是一眼就看中,歡喜的緊。於是,二老順利的領養了孩子,也就是張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