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鶴急於擺脫孫羽和燕國士大夫們的視線,以便早日趕往秦國,以致連他最關心的鋼鐵俠都沒有去過問。他心中不無遺憾。
原本計劃是往東南,然後坐船出海,途中在齊國登陸,再從齊國陸路通往楚國,不過既然不去楚國,那麼就無需出海,直接前往趙國,再從趙國出發去往秦國。而趙國的靈丘則是梅鶴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地方,因為趙武靈王趙雍就是在這裏被他的兒子公子趙何困三月而餓死其中。趙武靈王顯然是一個軍事上目光長遠手段高明而政治上有點弱智的帝王,其實當初他如果是立趙何為太子而不是王,那麼後麵的一切很可能就不會發生。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趙武靈王的禪讓既然放棄了自己作為帝王的權利,那麼手下的大臣們在關鍵時刻當然不會孤注一擲地來支援他。畢竟趙何兵變奪位一方麵是趙國國內大臣們樂意看到的,另一方麵二王相爭畢竟是帝王家事,士大夫們不便參與其中。
趙武靈王引入胡服騎射,徹底將戰車拋入曆史而使得中原終於有了對抗塞外遊牧名族的騎兵。他的功績不在趙國而在整個華夏。在其後的秦國和燕國也分別學習趙武靈王成立了自己的騎兵隊伍,使得三國在隨後與林胡婁煩匈奴等各遊牧名族的戰爭中一直處於絕對的強勢地位。先有秦開逐林胡,拓土千裏,後有蒙恬擊匈奴,殺死十數萬敵人。
這樣一個開一代戰爭模式先河的領軍人物的功敗垂成之地自然不能錯過。
一路上兜和句雖然不曾說過半句,但是對於梅鶴選擇來到靈丘的作為還是非常困惑。因為這個方向早已經偏離了楚國彭城而更近於秦國。在此西南方向就是晉陽也就是現在的太原,晉陽如今屬於秦國。過了太原再往西南則是前往鹹陽的。
靈丘雖然因為趙武靈王葬於此,所以守衛頗多。原本梅鶴還存了前往趙武靈王墓地一遊的心思,但遠遠地看到墓地的守衛,他不得不收起了在墓地內刻上梅鶴到此一遊的小心思。這並非梅鶴故意破壞文物,而是突然很想知道一千八百年後的現代人在看到這行字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表情。
在靈丘的第二天清晨,梅鶴將兜和句兩人召集到自己的房間,他要跟自己的兩名下屬攤牌。兜是自己的家生子,而句則是孫羽派來的護衛頭子。他想要前往秦國就必須得到這兩人的同意,畢竟,現在不是現代。現代你想去哪裏,隨便做飛機火車汽車都可以,甚至你騎自行車玩自駕遊也並非奇事。但戰國末年不行!沒有公路隻是一個方麵,最關鍵還是路上的野獸和盜賊。野獸自不必說,從孫羽的小鎮到靈丘,一路上就沒有少過,但大都被基本恢複的兜做成了烤肉。而盜賊,倒沒有怎麼見到。這是因為燕趙兩國都屬於地廣人稀,特別是經過了長平之戰後的趙國。隻要願意,乞丐也能成為地主,隻要你能在野獸橫行的野外活下來。因此兩地之間的盜賊很少。但出了趙境,就完全不同了。因為趙魏韓三國與秦國接連大戰,很多士兵被打散後並沒有回到故鄉,而是就近做起了盜賊,更有很多因為戰爭而失去土地和財產的自由民等等的加入,導致秦國與這三國交界的地方盜賊橫行。
如果沒有兜和句的護送,梅鶴敢肯定,憑借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根本走不到秦國,就被人埋在了不知名的角落。
兜的想法,梅鶴心理有底,他是梅氏家生子。梅鶴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哪怕梅鶴不是去秦國而是去萬裏之遙的英格蘭,相信兜也隻會好言相勸,一旦勸不動,他就隻會一路跟隨而不會有二心。
但句不同,句是孫羽派來的護衛。首先他跟梅鶴之間並不存在統屬關係,其次孫羽的命令是保護梅鶴前往楚國彭城而不是秦國。
果然在梅鶴說出不去楚國而是去秦國之後,句大聲反對。句的反對在情理之中,但理由卻在意料之外。
句作為曾經的燕國軍士對於秦趙的局勢雖然不是很熟悉,但也知道去秦國的路上絕對不會像前往趙國這樣一帆風順。更關鍵的是梅鶴居然是一個不懂武藝的公子哥。
要知道李斯當年仗劍入秦的時候也不是一個人前往而是跟隨商隊。再者李斯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書生,他的劍法雖然不能跟梅鶴見過的鄭佸或者巫衛相媲美,但是殺死個把鄭佸手下統領那樣的護衛頭目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用數字來說的話,李斯的武力值至少七十而智力值至少九十五加。因此李斯有獨自前往秦國的底氣,即使如此,像他這樣的人也是選擇跟隨商隊,更不用說梅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