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意思,匈奴跟蠻夷第二波聯軍兵力會非常多,可能有五十萬左右,北境無天險,我們守不住,而且陛下的意思,一旦蠻夷跟匈奴攻下北境後,肯定會彼此內鬥,暗中爭奪北境的所有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還有,嶽將軍一定會深入大漠,攻打敵人大本營,讓我們不要阻攔。”
藍晴郡主一口氣將天子計劃全都說了出來。
眾人全愣了,李副將更是不敢相信,他說道:“這跟趙隊長回來說的一樣,聽趙隊長說嶽將軍要深入匈奴後方也是臨時決定的事情,陛下怎麼會知道?”
此時。
朱浩明開口說道:
“這是因為我們站的太低了,已經跟不上陛下的思路,而嶽飛跟陛下有一樣的戰略高度,所以他們才能如此默契,彼此都知道對方要做什麼,這樣,也能打出最好的配合。”
“我大漢後繼有人了,哈哈哈。”
“本王真的很高興,本王已經老了,實力也退下來了,這些天還在苦惱北境以後怎麼辦。沒想到天不絕我大漢,竟然有嶽將軍這等高人。”
“本王還在想著要固守北境,可陛下跟嶽將軍想的都是如何反擊,如果滅了匈奴跟蠻夷,是我們眼界太低了。”
李副將等人接過天子詔書,看完後,他們也明白了北王為何發笑,為何感慨。
陛下的計策很簡單,誘敵深入,等到匈奴跟蠻夷內亂,他們趁機出兵,打個反擊戰。
而嶽飛單刀直入,趁著匈奴跟蠻夷大軍傾巢出動,偷襲大本營,先滅匈奴,在滅蠻夷。
天子詔書上,雖然計策寫的很簡單,但卻將所有事情寫的清清楚楚,包括在甘州城要如何布置防禦陣地,還有敵我兵力分析,以及北境和甘州城未來十五天的天氣等等。
尤其是先示弱,讓匈奴跟蠻夷以為大漢無人後,他們趁機挑撥兩遍關係,最後讓匈奴跟蠻夷將矛盾轉為對方,這些戰術,以前北境將士聽都沒聽過。
就連北王朱浩明也不敢去想。
“王爺,陛下我.”
幾位副將激動的說不出話來,陛下從買沒有來過北境,卻對北境的局勢十分了解,甚至北境以及周圍的地形,陛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他這份戰術分析簡直讓人無可挑剔。
藍晴郡主臉上帶著笑容,激動的說道:
“知道你們想說什麼,你們也不想想,潿洲之戰、閩南州之戰,如果陛下沒有眼界和謀略,能打下這麼多此以少勝多的經典大戰嗎?”
“藍晴說的對,你們幾個,傳本王軍令下去,讓八萬老兵即刻起馬上來北境,協助北境所有百姓內遷甘州,速度一定要快,除了糧食什麼都不帶。境內的防禦工事全都不修了,駐守嘉峪關和玉門關的士兵全部退回。等百姓到甘州城後,我們殿後。”
“時間不多了,速度一定要快,”
朱浩明轉身,原本落魄的臉上卻寫滿了期待,他直接下令道。
“末將遵命。”
幾位副將領命出去。
整個大廳,就剩下了朱浩明、藍晴郡主和李副將。
“女兒,老李,看來本王是真老了,我大漢後繼有人啦,本王可以好好頤養天年了,哈哈哈。”
朱浩明有些激動的說道。
“父王.”
“王爺。”
聞言。
藍晴郡主跟李副將上前,有些心疼的說道。
朱浩明卻絲毫不在意,而是欣慰的說道:
“你們放心,本王沒事,本王是激動,這些年,本王一直守在北境,反而將本王的膽略全守沒了,我們大漢有陛下跟嶽將軍這樣的人,大漢興旺指日可待。”
“父王是高興,是太高興了。”
白千羽的詔書對朱浩明的出動太深了。
這些年,大漢內弱,北境更是過得十分艱苦,所以朱浩明一直以固守為主,哪怕大漢現在已經強盛了,朱浩明的眼界也轉不過來。
但天子跟他正好的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