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邯鄲之亂,已解(1 / 3)

第四十二章 邯鄲之亂,已解

“大……,大將軍?”

旁邊的方萬姝有些懵,這不是羽籍大人嗎?怎麼會是大將軍?

大楚國能被稱為大將軍的人隻有一個,項霸。

項霸扶起兩人說道:“你們曾經都是是官家出身,為何落草為寇?”

林動直言不諱:“隻因朝廷不公。”

“說得對,朝廷不公。”項霸點點頭

“你們跟我走,能建功立業不說,還能對抗甚至矯正朝廷的不公,何樂而不為呢?”

林動和花飛麵麵相覷,回應說:“謝大將軍好意,隻是我們現在是朝廷衙役,不可輕易離職,除非請示過葉蘇木葉大人。”

“他?他那麼小氣,會讓我帶走你們。”

項霸笑著說道:“分明是你們不想跟我走。”

花飛說道:“葉大人區區七品知縣,大將軍何故怕他?”

“嗬嗬,我怕他?我不過是欠他人情,讓他罷了。”

項霸一揮手,領著方萬姝往南走去。

“走吧,代我向葉大人問好。”

方萬姝急了,說道:“羽籍大人,這不是去往邯鄲城的路。”

“邯鄲城局勢已定,你去了也沒什麼作用,跟我走,你還有機會報仇。”

邯鄲城十裏外,宋倫和吳友亮領著上千名官兵潛伏在此處。

這已經是他們能拿出的全部兵力了,在宋倫看來,此時與方聖對上,無異於以卵擊石。

吳友亮笑著安慰說:“兄長稍安勿躁,葉大人神機妙算,已經在城中砍掉了方聖所有臂膀,他現在是孤家寡人,何懼之有?”

宋倫罵道:“廢話,方聖再怎麼孤家寡人,手下還有幾萬人,我們湊出的幾千人,根本不夠看。”

“兄長現在的擔心應該在內部,梁嶽眾人,還有臨漳縣固有官兵,二者並不相容”吳友亮說道:“開戰之時心不齊,是軍中大忌。”

此時傳令官來報:“頭領,軍營那裏出了點事情,可能要請將軍過去一趟。”

宋倫和吳友亮匆匆趕出去。此刻軍營中有兩夥勢力,一夥是以李鬼為首的梁嶽匪幫,不服管教。

另一夥是以戴狗尾為首的臨漳縣駐守部隊,勉強算是正規軍。

由於雙方矛盾不斷,眾人便攛掇李鬼和戴狗尾打上幾場,誰贏就聽誰的。

戴狗尾哪裏是李鬼的對手?不出幾個回合,便被那李鬼撂倒。

李鬼見他不服氣笑道:“怎麼?就你這點身手,好意思來這裏叫板?”

“罷了,我認輸,隨便你怎麼說。”戴狗尾氣喘籲籲的服軟道。

“哈哈,知道你不服氣,那又如何?戴狗尾,你人如其名,不過是姓葉的狗腿子。”

李鬼起身說道:“什麼能耐都沒有,就別充大尾巴狼。”

戴狗尾的臉色極為難看,李鬼的話算是戳中了他的心事,他將軍牌一扔,指著李鬼鼻子罵道:“今天你不打死我,我就打死你!”

李鬼也是扔下軍牌,笑道:“這要是報上去,我說你主動挑釁沒毛病吧。所以我打死你,也不用償命!”

隻見戴狗尾一拳先遞過去,李鬼單手拍掉,伸出兩根手指欲戳其要害。

誰知戴狗尾的那拳隻是虛招,輕鬆的躲過了手指,使出了掃堂腿將李鬼鏟倒在地,壓上去便是捶打。

李鬼絲毫不慌,經驗老道的卸掉了迎麵一拳的力道,用腰力將對手掀翻,牢牢將戴狗尾雙手抓住。

“我要是就你那點本事,都不好意思再打架了。”

“哦?那我與你過招試試?”

宋倫上前,一指點住了李鬼的穴道便讓他鬆手,二人同時看向宋倫。

“兄長!”

“宋頭領!”

二人幾乎同時喊道。

宋倫冷眼先看向李鬼說道:“黑廝,你是將我的話當放屁?”

“大哥。”李鬼辯解說:“我隻是不服氣。”

“你不服氣?你平日裏吃香的喝辣的,縣長對你偷雞摸狗的雜事盡量睜隻眼閉隻眼。”

宋倫沒有給李鬼麵子,伸手就是個耳光。

“你憑什麼不服氣!”

戴狗尾見狀,連忙說道:““宋頭領,我們隻是開玩笑,沒有打算真的動手。”

“我要你說話了嗎?”

宋倫怒道:“戴狗尾,明日攻城,就是上百萬人的生死,你卻和我說這是玩笑?葉縣長也會這樣認為嗎?”

李鬼咬了咬牙,抬起手說道:“哥哥既然這樣說,我大不了自裁就是了。”

說完,他一掌欲向自己腦袋拍下去。

戴狗尾武功低下,在李鬼身邊也沒能攔住,卻有人不知從哪裏冒出來,輕鬆的擋住李鬼自盡。

“黑廝,大哥可說要你去死?急什麼。”

李鬼欲抽回手,卻絲毫抽不動,心中驚訝於來人武功高深,抬頭看時,方才知道是花飛到了。

李鬼仍然嘴硬:“大哥的話我願意服從,輪不到你管。”

花飛拿出封書信說道:“大哥,葉縣長料到今日之狀況,說李鬼若是沒有犯傷天害理之大罪,可以暫免其責罰,一切都等到之後再說。”

宋倫點點頭:“既然如此,留你一命,戴罪立功吧。”

吳友亮見花飛風塵仆仆,身上還有傷,擔心地問:“林動呢?你們不應該是將方萬姝押過來嗎?出現什麼意外了?”

花飛用最快的速度說出路上發生的事情。

“林動大哥擔心縣長的安慰,對我們出手的是朝廷的人,怕蘭茜公主對葉縣長動手,先進城去保護了。”

吳友亮問:“那你呢?你現在是太平會的首腦,若想造成城中混亂,非太平會莫屬。”

“我得先來通報事情,夜晚再摸黑進城。”

花飛笑道:“我這張臉滿城皆知,若是方聖知道方萬姝沒跟著我回來,豈不是要露餡?”

夜晚的邯鄲城,已經很久沒有載歌載舞,燈火通明了。

百姓大門不出,生怕街上的趙國軍隊找自己麻煩。

此時,敢大範圍集會的,隻有一個組織,那就是太平會。

花飛已經入城,他在人群中走過,站在太平會的講台之上,滿身是傷,表情悲痛。

“告訴大家個不幸的消息,萬姝姑娘,在回來的路上,遇難了。”

“她生前溫良,與雖然身份高貴,卻願意和我們一起塑造個理想的國度。多麼好的女孩兒,卻讓她的哥哥殘忍的殺害了。”

這個消息就像炸彈爆炸,在人群中席卷開來。

太平會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憑什麼啊?那可是他的妹妹!”

花飛不慌不忙地背著台詞:“方九道還是方聖的弟弟,為趙國立過汗馬功勞!不一樣被他殺害?”

“歸根結底,方聖與我們不是同一類人!他隻貪圖享樂,沉迷於權勢。方九道,方萬姝,都是為百姓做事,觸及了他的利益!”

“同胞們,我們要起義,我們經曆了九死一生,不希望獲得這樣的結果!”

此時,人群中有人發問:“可是,我們沒有兵啊,也沒有兵器,怎麼與他們鬥?”

花飛說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請諸位去奔走相告,去號召百姓上街遊行。我們和平鬥爭。邯鄲城上百萬百姓,我就不信討不回個公道!”

這天,太平會眾人高舉火把,將邯鄲城點了個通透明亮。

葉蘇木站在屋頂上旁觀,熊蘭茜激動地說:“這下成了,隻要將百姓都喊出來,幾萬官兵又如何,必然不敢阻攔!”

葉蘇木搖搖頭,指了指下麵說道:“還不夠,你自己看。”

熊蘭茜發現,太平會眾人的激情是有,可惜,百姓卻沒有激情。

大家都閉門不出,不理會太平會在外麵的呼喊。

“百姓普遍覺得,忍忍就過去了,反正找到自己家概率很低,再不濟,朝廷的軍隊也該來了,沒必要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