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
近年關注內在修為、內心修養的人越來越多, 中國先哲老子說:“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一個人,如果不自知,不知人,則無以言“明智”二字。西哲蘇格拉底說:“人啊!認識你自己!”那麼,人應該如何認識自己?唐太宗李世明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顯而易見,李世明的“三鏡”都是外在的、表麵的、有限的,無法自我覺知,難得明心見性,難以解決身心靈問題和精神危機難題的。
身在俗世紅塵之中,心在名韁利鎖的桎梏中,誰人沒有揮之不去的苦惱?坦白地說,自工作以來30餘年,我長期處在心靈掙紮與精神苦厄之中,為此,除了立誌讀萬卷書,年年行萬裏路,每天寫心靈紓解日記外,持續研讀中西哲學外,我先後遊曆眾多名山古刹,親近五大宗教,求教多位大德賢哲。1999年初,第一次去成都文殊院,我被那方書寫著“心鏡澄明”四個金色大字的巨匾所震撼。心鏡澄明!啊!是啊!大智者!心裏明白得像有一麵鏡子!若有心鏡高懸,焉有無明之苦?豈能被貪癡嗔所誤?那麼,心鏡何在?從1999年至今,15年來,我一直在尋找關照自心的一麵心鏡。期間,我先後閱讀了格拉西安、康德、尼采、叔本華、盧梭、拉羅什福科、利希滕貝格、克裏希那穆提、新渡戶稻造、池田大作等等東西方哲人的“心鏡”之作,對國內的此類作品也一一拜讀,可謂受益匪淺!
美國心理學大家威廉·沃克·阿特金森發現的“吸引力法則”時常在我的生活中應驗,我的生命體驗是——心存善念,心想事成。而正值丹桂飄香的季節裏,著名作家、心理學家,多年文友高偉女史終於為我,為親愛的讀者們奉獻了一本當下最適用的心鏡之作——《不要晃動生命的瓶子》。
讀罷高偉的書稿,無形中獲得了定靜慧的教益。掩卷沉思之後,感喟此乃知己知人,知世明理之心鏡也!此乃認識並驅逐內心“小鬼”的心靈照妖鏡也!此乃以自己為知己,自我觀照,自我覺知,反觀自性,旁觀自身,省察生活,高效實施情緒管理、心理調適、心靈滋養和精神修煉,繼而養成自省、自律、自治、自理、自立習慣的佳作。
在這本都市身心靈修行書的寫作與研究過程中,我與高偉有多次討論,並形成許多共識。關於當下都市人身心靈問題的中最突出的問題,諸如意念偏執與文化背景、我執與自我認知障礙症、他執與外在認可、愛的追求與自我實現、知障與修養、無知障與教育、強迫症與功利心、焦慮症與多重競爭、憂鬱症與海量信息傳播、分別心與性別差異、階層分際和認知水平的關係等等。當下人們的身心靈問題有很多成因,從文化與風俗背景看,更多地活在人際關係山頭與人情世故圈子、他人眼光與外在評價體係、人情麵子與迫不得已的場麵、關係依賴與不獨立的倫理圍城之中,而不是獨立自主的私權利城堡之中,特立獨行地活出自己者稀少,甚至被某些山頭視為異類,被各種圈子邊緣化。在該書中,高偉談到當下都市男人與女人的種種身心靈苦厄,從各種角度,反映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具有極大的惰性和基因複製力量。當下,絕大多數男人依舊活在官本位與權力依賴、權力崇拜與利益桎梏、權錢色名求之不得與欲罷不能的心靈掙紮之中,升官發財圖成功與競爭挫敗使男人們備受煎熬。相比之下,女人的境況似乎更為嚴峻,在男權社會裏,如果說男人頭上有九重天,肩上至少有一副重擔,那麼,女人頭上有十二重天,肩上至少有兩幅擔子。在多重糾葛與壓力之下,眾多女人處於圍城困境、路徑依賴與逃離惶惑之中,對這些尖銳的問題,高偉看破了,講明白了,並提供給讀者一麵自我關照,自我覺知的鏡子。
高偉學養深厚且悟性極高,她的敘述和論證充滿了知性、理性、現實性和詩性,她的言說深入淺出且具有嚴謹認真的專業精神,她的論述鞭辟入裏卻不失溫良慈悲,她直麵當下最普遍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現象且充滿人間大愛,她“針刺”當前最常見,最突出,最嚴峻的潛意識、無意識和超意識隱疾“基因”與癮疾“病灶”且充滿人文關懷。作為悟性和靈性極高的心病“醫生”,高偉開出的“藥方”有療愈“流行病”的“通方”,也有解決特例個案的“偏方”,還有理論依據充分且具有現實性與針對性的“驗方”,在閱讀與運用中,讀者朋友可以各取所需,對症處理。走筆至此,難以盡書我的閱讀心得,感謝高偉為我們帶來一劑清除生命中不良因素的良藥!
謹識。
2014年桂月於古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