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清朝,最後一個朝代(1 / 1)

趙匡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默默地坐在旁邊,至於成吉思汗也是吹胡子瞪眼的,不想說話。

他的朝代存在的太短了,要是哪個子孫活個一百多年,豈不是就超越了他的朝代。

接下來便是明朝朱元璋,寧安盯著朱元璋說道。

“這是一個動亂的朝代,強者橫出。可麵臨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朱元璋沒有退縮,而是不斷前行,最終奪得了權勢和天下。”

(回應一下上個篇章的疑問,陳友諒是出身漁民之子,父親是入贅的贅婿,地位可想而知。我勸你多看幾遍吧,陳友諒是家境優渥還是咋的?你要是算他是個水賊,那朱元璋還投靠了好大帥,最後繼承了對方的勢力呢。麻煩,多看多想之後再去說,他有個錘子的背景?靠著殺主子上位的人,不是心狠手辣?咋的,他是出生就是水賊了,是家裏有產業繼承,讓他直接成了水賊頭子?

那個時代,販賣私鹽是死罪,賣鹽是官方的生意,普通人需要有鹽引才行的,他家要是有背景,還需要去販賣私鹽?真的,少看一些公眾號和博主的分析吧,都是沒腦子的東西,嘩眾取寵。為了彰顯朱元璋牛逼,是個白身也不是這樣的法子。拚起來,都是沒背景的人。隻不過,朱元璋更慘一點而已,死後父母都無法安葬,所以他才會對民眾那麼的在意。因為他經曆過極致的苦,知曉民眾要是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怨氣,會是什麼樣子。有背景的不叫農民起義了,叫貴族造反。這個邏輯,很容易想明白,我也不理解,為啥這麼難懂。

曆史的魅力在於不是聽從他人的想法,而是自己去思考其中的邏輯和過程,推算出記載不合理的地方,去質疑,而不是聽了別人看似很有道理的分析,結果狗屁不通,半點邏輯都沒有的東西,就開始教育別人了……)

朱元璋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閉上了眼睛。每次說到這裏的時候,他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兄長們,他們都是活活被餓死的。

一想到那個可怕的是時代,他的心裏麵就很難過。

隨後,朱元璋緩緩說道:“先生,咱的大明就不說了,介紹了太多次了,咱都有些疲憊了。”

寧安聽到後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隨後寧安說道:“其實,對於大明隻需要用一句話來記住就夠了。這是一個最有骨氣的朝代,哪怕是最垃圾的皇帝,都未曾想過對敵人投降,陪葬國都,便是這個朝代皇帝最真實的寫照。縱然有皇帝荒唐,有皇帝可笑,但在風骨這一塊,明朝的皇帝勝過文臣。”

這一句話,瞬間就引起了其餘朝代皇帝的嫉妒。這句話的評價太高了,意味著就算是明朝有昏君,可哪怕是昏君都是有骨氣的人。

這樣的朝代,誰不想要,後代可以昏庸無能,但是絕對不能丟祖宗的臉麵。

打下來的江山,對著那些手下敗將卑躬屈膝是什麼道理?

隨後,寧安看向了皇太極,不知道為什麼,皇太極總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是很對。

果不其然,寧安默默地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

“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社會王朝了,清朝終結了皇帝的製度,幾千年的傳承落下了帷幕。這個製度,徹底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當這話說完之後,秦始皇等人都是早就習慣了。

因為他們見識過後世,所以知曉未來是民眾當家做主的社會,是一個自由和諧的社會。

那個時代,真的令人向往呀,真正的做到了天下太平,民眾安居樂業。WwWx520xs.com

皇太極傻眼了,不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做沒有皇帝了?那如何治理國家?那天下豈不是亂套了。

更讓他心裏麵堵塞的是,竟然是因為他清朝終結的,那豈不是說他清朝則是千古罪人?

一想到這裏,皇太極的心裏麵就很不爽。

皇太極這個人是很有能力和才華的,而且他的野心很大,正是因為他才能夠入住中原,成就了帝王的霸業。

至於他爹,也就是個留下了家底的人,真正有能力的是皇太極。

如果不是皇太極對漢人的態度改變,對漢人秉承著重用的原則,對他們信任,並且立下了漢臣地位等同於八旗子弟。

恐怕想要拿下中原就是癡心妄想,不會有那麼多人投靠他們的。

當初和李自成打的時候就是難解難分,李自成的軍隊沒有和清朝所描繪的不堪一擊。

。您提供大神蘇知婷的典籍華夏:直播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