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通神(1 / 2)

東靈域,震元州,飛雲宗。

飛雲宗,震元州的一個三星宗門,坐落在飛雲山脈上,因山得名。

飛雲山脈延綿數千裏,在飛雲山脈裏的一個名為雲羅穀的山穀裏,住著幾萬為飛雲宗幹雜活的雜務弟子,這些雜役弟子當中,有大半人是由飛雲宗外出弟子接引進穀的孤兒。

至於偏愛孤兒的原因,據說是因為飛雲宗的開宗祖師飛雲子,年少時也曾是一名孤兒,他深知孤兒的苦,他所收的弟子就有一半是孤兒。

慢慢的,飛雲宗裏留傳下來這麼一個傳統,飛雲弟子外出的時候,隻要見到孤兒,能帶回宗門就盡量帶回宗門,給這些孤兒留一條仙路可期。

雜務弟子除了每天必須完成一定量的雜務外,其他時間還是比較自由的,這讓他們有時間去領悟《通神訣》。

通神訣是溝通元神神念的功法,也是修仙最基礎、最必要的入門法訣。修仙就是修元神。元神壯,百病不侵;元神結嬰,陸地神仙。

修仙難,難在通神,修仙易,易在通神。

難與易,貴在悟,悟得了,則易,悟不了,則難。

每一個雜役弟子,在領取《通神訣》之時,都會被告知這兩句話,說明白通神的關鍵在悟。

丁羽和妹妹丁芸進穀成為飛雲宗雜役弟子已有兩年。兩年前,他們家鄉裏出現了百年罕見的旱災,父母在那場天災裏雙雙被瘟疫奪走了生命,而他們被一個路過的飛雲宗弟子帶回山門。

那一年,丁羽十二歲,妹妹丁芸八歲。

兩年的雜役生活,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是丁羽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身軀瘦小的男孩,此時他身材勻稱,相貌清秀。而妹妹丁芸也出落得亭亭玉立,一副美人胚子。

天剛亮,丁羽拿著一本《通神訣》給妹妹丁芸講解。

“妹妹,通神訣裏所說的道就是仙道,為道日損就是通過冥想排除識神的幹擾,從而進入無為的直覺狀態來把元神喚醒,讓元神與識神合二為一就是通神。”

“哥哥,我們每天早上這樣冥坐一個時辰,已經有兩年了,但還是沒有通神,我們是不是與仙人無緣?”

“妹妹,別泄氣,隻要堅持,我們一定可以通神的。”

丁羽看著十歲的妹妹,心裏在微微歎氣。

“唉,妹妹還是太小了,她的心根本沒有辦法完全平靜下來,這樣是很難達到冥想的。”

兩年來,丁羽熟讀通神訣,知道人一出生就有先天精氣神三寶。

精為人之精血,人體之基,亦稱元陰,先天元陰居於下丹田藏精之府氣海處。

氣為天地元氣,元氣所蘊含的元氣之力,是人能夠存活的能量,亦稱元陽,先天元陽居於中丹田藏氣之府絳宮處。

神為人之本我,是人的先天之神,亦稱元神,先天元神居於上丹田藏神之府紫府處。

元神為太極,元精為陰,元氣為陽,太極生陰陽,陰陽輔太極。精氣神三元同體,陰為體,陽為用,精血造就人軀,元氣維持人軀生命,卻獨有元神被後天之神蒙蔽。

後天之神亦稱識神,識神終日包裹著元神,和元神一樣,居於藏神之府。

識神察察,元神昏昏,識神壓製元神,精氣神獨缺元神,造成陰陽不長,元神不壯。待到人成年,後天識神完成壓製元神之後,人的精氣神就會隻虧不長,人就會慢慢衰老,當精氣完全耗盡,元神重歸天地,人就會死亡。

所以修元神是修仙的根本,而通神就是通過冥想壓製識神來喚醒元神,把先天之神和後天之神合二為一,這是修仙的第一步。

“但是不管怎樣,我每天還是必須陪妹妹冥坐,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妹妹的耐心,慢慢的把她的心平靜下來。”丁羽早已下定主意,妹妹不通神,即使耽誤自己的修煉,他也絕不離開妹妹。

丁羽在成為雜役弟子的三個月後,他就已經通過冥想通神,完成了修仙的第一步。

按照飛雲宗的規定,雜役弟子一旦通神,就可以登記申請進入宗門外門,成為宗門的外門弟子。

然而丁羽打聽到,外門弟子的地位雖然比雜役弟子高,但是平常生活可還是和雜役弟子差不多,甚至更苦。

因為外門弟子每天都有繁重的勞務需要完成,或挖礦,或照料藥草,或喂養妖獸等等。

正是由於這樣的情況,丁羽決定隱瞞自己已經通神,等到妹妹領悟通神後,他才會公開自己已經通神。

到那時候,兄妹倆就可以雙雙進入外門,自己也不用擔心妹妹一個人在雲羅穀裏被人欺負,或者妹妹偷懶不去冥坐領悟通神。

每次陪妹妹冥坐,丁羽都能發現自己的元神神念,從鼻竅吸進來的天地之氣中,提取了一丁點玄白色的氣體,雖然是一丁點,但是丁羽能夠感覺到它蘊含著不可量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