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最早起源於中國發明的突火槍和火銃。經過了火繩槍、燧發槍、前裝槍、後裝槍、線膛槍等幾個階段的改進,現代步槍的槍管大多使用了膛線(來複線),所以步槍也叫“來複槍”。
突火槍
中國南宋理宗開慶年間(公元1259年),宋軍發明了一種以巨竹筒為槍身的火器,點燃引線後,火藥噴發,將“子彈”射出,射程遠達150步(約230米)。這便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步槍突火槍。
火繩槍出現
15世紀初,一位英國人發明了一種新的點火裝置,他用一根可以燃燒的“繩”代替燒得紅熱的金屬絲或木炭,並設計了擊發機構,這就是在歐洲流行了約一個世紀的火繩槍。16世紀初,西班牙將軍薩羅·德·科爾多瓦建立起歐洲第一支正規的火槍步兵部隊,這支部隊的所有官兵均使用火繩槍。
明星火繩槍
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火繩槍的威力,科爾多瓦還發明了槍手列隊依次齊射的戰術,大大提高了裝彈和射擊的速度。
火槍兵
裝備火槍的步兵稱為火槍兵。火槍兵往往配有負責搬運火槍及其附屬品的助手,同時為了減輕射擊時強大的後坐力,火槍兵的肩墊有槍托抵肩用的皮墊。
火繩槍的缺點
作為第一種可以真正用於實戰的輕型射擊武器,它的缺點也很明顯:
1.下雨天,雨水容易將火繩澆滅;
2.夜晚燃燒的火繩容易暴露目標;
3.不能兩隻手托槍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