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年聽到吳海琴的名字也無動於衷,“來就來,本來就沒有什麼交集,別管她。”

傍晚,還是在大廚房這邊,知青點的新舊知青全部彙聚到一起。

王德華做為知青點的點長帶頭說了一些歡迎的場麵話,“接下來大家自己介紹一下自己吧,從新來的知青開始。”

“我叫徐平春,18歲來自鄂省。”

“我叫方海,18歲來自京都。”

“我叫吳海琴,18歲來自京都。”

“我叫鄭玲玲,是新知青裏麵年紀最小的17歲,來自湘省,不知道這裏的辣椒辣不辣。”

新知青介紹完畢就輪到老知青。

吳海琴看到趙景年的時候就很激動,不過視線看到趙景年身邊的雲邊月就卸下氣來,趙景年已經結婚她再糾纏就是不要臉了。

王德華看著有些拘謹的新知青,想了想開口道,“相逢就是有緣,以後你們有什麼生活上的不順利可以請教我們老知青,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們的夥食問題,我們老知青都是自己做飯,你們是一起做還是分開做都可以,自己商量就好。”

聽到王德華的話,鄭玲玲第一個提出疑問,鄰居家的哥哥姐姐們去插隊回家探親的時候都說是大家夥一起做飯的,有的地方還專門安排生產隊的人幫知青做飯,他們隻需要出糧食就行,“分開做飯?不是大家一起吃麼?”

王德華輕咳一聲,一開始確實是一起做飯,後麵發生了一些事情現在就不提了,“不是,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一起做飯不方便。”

吳海琴在來插隊之前學了一些簡單的飯菜,隻能保證煮熟不能保證好吃,她還想著到時候給做飯的人打下手就行,沒想到知青點是分開做飯的,“我們沒有鍋,柴米油鹽都沒有。”

王德華表示第一天可以通融,“沒有就去買,今天可以借給你們,明天你們要自己置辦,正好現在還沒有開始春耕你們還能休息幾天。”

趙景年抬手看了看手表拉著小皇後離開大廚房,“我們先回去了。”

於香玲幾個住在後院的人看到趙景年離開也跟著回去做飯。

吳海琴看到趙景年離開下意識的跟上去,“景年哥,等等我。”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紛紛看著吳海琴,這是剛認識就叫上人家哥還是兩人本來就認識。

趙景年沒有回頭,隻留下一句話,“你別跟來,我和你不熟,拒絕蹭吃蹭喝。”

話都說到這個份子上,吳海琴也沒有臉皮繼續跟上去。

看著著雲邊月的背影,張燕秋眼珠子一轉走上前去和吳海琴說話,“吳知青和趙知青認識?”

張燕秋主動上前搭話讓第一次離開父母的吳海琴下意識的親近,“認識,小時候在一個大院裏麵住過。”

一個大院住過,那就是後麵沒有住在一起,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吳海琴的爸爸媽媽從部隊轉業離開,畢竟趙景年的爸爸還在部隊裏麵,隻能是吳海琴的爸爸媽媽離開部隊。

方海聽著張燕秋三言兩語就把吳海琴哄得團團轉,到底是父親囑咐過要照顧的人,開口把吳海琴叫過來,“吳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