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設在南極南緯90度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了紀念最早到達南極的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當年,他們各自率領一支探險隊,為使自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而進行了激烈的競爭。結果,阿蒙森隊捷足先登,於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斯科特隊則於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最後,阿蒙森隊安全撤回,而斯科特隊的五名最後衝擊南極的人卻永遠地留在了那裏。
斯科特是一名英國皇家海軍上校。他在海軍服役時,表現優良。退役後,曾與沙克爾頓一起組織過探險隊。沒有任何跡象暗示他是一位英雄,他的臉同千千萬萬英國人一樣,冷峻、剛毅,毫無表情。青灰色的眼睛,緊閉的嘴巴,麵容上沒有任何浪漫主義的線條和一絲輕鬆愉快的色彩。他出征過印度,征服過許多島嶼,還到過非洲,參加過無數次世界性戰役。不過,他的那種鋼鐵般的意誌還是被人們感覺到了。他要去南極探險,由於資金缺乏,他獻出了自己的全部財產。年輕的妻子替他生了一個兒子,可仍不能打消他要去南極的念頭。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和他招募到的三十幾名探險隊員離開了英國。踏上了征服南極的漫漫征途。
1壞消息:阿蒙森已趕到了他們前麵。
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於1911年1月底,到達了新西蘭的埃文斯角,這裏是極地的邊緣,長年被冰雪所覆蓋。他們在這裏建起了一座木板屋。12月和1月在這裏算是夏季,一年之中,也隻有這段時間,每天太陽會出現在天空中幾個小時。
每當太陽出來的時候,他們就會抓緊時間工作:試驗機動雪橇、練習滑雪和馴狗,同時,也為以後的遠征建造倉庫。一個探險小組從西麵帶回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他們在途中發現了阿蒙森的冬季營地。斯科特立刻明白了:現在,除了嚴寒和危險以外,還有另一個人在向他挑戰,要奪去他作為第一個發現地球最後秘密的人的榮譽。這個人就是挪威人阿蒙森。斯科特在地圖上反複測量,當他發現阿蒙森的營地比自己的營地更向南極點靠近了110公裏時,他完全驚呆了、但是他沒有氣餒。為了大英帝國的榮譽,我必須振作起來!他在日記中寫道。
電話鈴終於響了,從觀察高地傳來消息:太陽出來過了,幾個月來太陽第一次在這寒季的黑夜裏露了1小時的臉。太陽的光線非常微弱、慘淡,幾乎不能使冰冷的空氣複活。不過,僅僅是看到了太陽這一點,就足以使人歡笑。為了充分利用這一段有光線的時間,探險隊緊張地進行準備。機動雪橇在前麵開道,後麵跟著的是西伯利亞矮種馬和愛斯基摩狗拉的雪橇。斯科特預先將他們要走的整個路程劃分為幾段。每走兩天設置一個貯藏點,為以後返程的人儲備好新的服裝、食物以及最重要的煤油。
盡管斯科特的計劃製訂得十分周密,但還是沒有奏效。經過兩天的行程,機動雪橇全都出了毛病,變成一堆無用的累贅;西伯利亞矮種馬的狀況也不像預期的那麼好。
1911年11月1日,他們分成幾組出發。這支奇特的探險隊開始有30人,然後是20人、10人,最後隻剩下五個人。斯科特走在隊伍最前麵,他始終用毛皮和布塊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胡須和一雙眼睛,看上去像個野人。一隻手牽著一匹西伯利亞矮種馬的籠頭。在他身後是一個同樣裝束、同樣姿態的人。
他們夜裏鑽進帳篷,為保護西伯利亞矮種馬,他們還朝著迎風的方向築起了雪牆。第二天一早,他們又重新登程,懷著單調、荒涼的心情,走在這千萬年來第一次被人類呼吸的冰冷的空氣中。
天氣始終十分惡劣,有時他們一天隻能走30公裏。時間越來越寶貴,因為他們知道還有另一個人正在向同一目標挺進。在這裏,每一件小事都可以釀成危險。一條愛斯基摩狗跑掉了,一匹西伯利亞矮種馬已不願進食,所有這些都使人惴惴不安,因為在這荒無人煙的雪原上,一切有用的東西都極其珍貴,活的東西更是無價之寶。
與此同時,全隊的健康狀況也出了問題。一些人得了雪盲症,另一些人四肢凍傷。飼料越來越少,西伯利亞矮種馬越來越精疲力竭。最後,這些矮種馬剛剛走到比爾茲莫爾冰川腳下就全部死去了。他們曾溫柔地撫摸過它們無數次,可現在卻不得不去把這些忠實的牲口殺掉。他們把這傷心的地方叫做屠宰場營地。就在這鮮血淋漓的地方,一部分探險隊員離開了隊伍,向回走去,而另一部分隊員則要去作最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