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城正中央有美麗的林蔭大道,道旁不僅有茂盛的綠樹,還有很多小花園。噴泉在陽光中噴出晶瑩清涼的泉水。另外,城內還有由波斯人開設的數百個攤位,這些攤位出售有香料、印度鑽和阿拉伯製細密精巧的金屬加工品,另外,也有波斯原產的各種上品,充滿了濃厚的異國情調。賣花和水果的攤位,使中央廣場看起來像座花園,四周的空氣中彌漫著桃、杏、抽子、玫瑰、紫丁香、風信子和茉莉的芬芳香味。
在中央廣場莎爾美旁邊,有兩幢巍峨壯麗的建築物。一幢是伊斯法罕大回教寺院--魯道夫茲拉寺,巨大的拱形屋頂,由藍、綠石頭鋪設而成,牆上嵌有一點一點的碎金。正對麵的是全部以昂貴的大理石為材料建成的威嚴的皇宮,牆上均以雪白的石膏、象牙和黑檀木裝飾,每個房間都掛著奇美的畫,地上鋪著柔軟的波斯地毯,家具全都用金鍍過,整幢建築物在陽光下顯得金壁輝煌。
1627年,在波斯旅行的英國青年托瑪斯·哈巴特爵士曾慕名前去參觀伊斯法罕皇宮,他震驚於那種懾人的美,甚至不知如何來讚美。這位年輕人在5年前曾經把葡萄牙人趕離荷莫茲,而在波斯灣岸建立了英國的據點。所以當托瑪斯訪問波斯時,是乘船在荷莫茲港北邊的阿貝士登陸。托瑪斯也是一位紳士兼冒險家,他帶著美麗的夢想和滿腔熱忱來到波斯,並特地前往裏海,以便有更多機會來觀察波斯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令托瑪斯印象最深刻的是波斯貴族階級優雅的生活內容和有禮的態度。這些貴族們隻生活在他們的天地中,對波斯以外的事一點也不關心。偶爾,他們會和托瑪斯聊聊歐洲,但不外乎隻想知道歐洲哪國有美女、好酒、駿馬和名劍等等。托瑪斯認為,他們完全沉溺在波斯美酒和鴉片中,此外,詩歌成了他們最重要的慰藉,他們對詩歌是充滿著喜悅的。
但是,並非所有去過波斯旅行的人都像托瑪斯一樣對它具有好感。1600年中期,法國商人約翰·夏丹,就寫下了他對波斯的惡劣印象:不僅奢侈、放縱、好色,更自以為是的不追求真理,再加上迷醉於文學,使得波斯人墮落。
另一位英國人約翰·福利耶在1600年中期訪問過波斯後,認為彼斯惡劣的氣候是產生風濕、麻痹和周期性熱病的主要原因,同時認為波斯人居然相信到公共浴室洗澡可以把所犯的罪洗掉的思想,荒誕不經。福利耶對費瑟王隱藏在洞穴深處像暴君尤其無法產生好感。其實,費瑟王隻是沿襲阿帕斯一世後代每個皇帝的習性,一點也沒有進取心。他在後宮以欺負妃妾為樂,把看不順眼的人捉來,挖出眼珠,是極暴虐無道的一位皇帝。盡管波斯王荒淫殘酷,但在1600年訪問波斯的歐洲人,多半對這個國家保存有如玫瑰色般柔和的印象。
17世紀末期,有很多國家的商人定居波斯,有些人以波斯為中心,定期的往印度旅行,他們對波斯人的生活習慣有深刻的印象,並異口同聲的稱讚波斯,認為此國是東方最優秀而文明開發最早的國家。
歐洲人對波斯的興趣在1600年末開始減弱,葡萄牙人在東方的勢力快速萎縮,而英國、法國和荷蘭商人則逐漸把注意力轉移到印度和遠東地區。
1700年初,波斯國內不斷有動亂發生,外國人想進入波斯是件不可能的事,歐洲人也不再關心波斯。1722年,東方的阿富汗族突然侵入波斯,那特爾王經14年的堅決抵抗,才趕走了阿富汗人,結束了這場動亂。接著國內又發生叛變,叛徒卡加爾族想推翻那特爾王,而引來一場激戰。
莫斯科公司選擇此非常時期,派了一位英國商人約那斯·漢威前往波斯,希望他能重新打開通往波斯的舊北方路線。不幸,漢威途中遭遇強盜劫掠,身上財物全被洗劫一空,後來又被卡加爾族俘虜,關在後宮,度過了一段痛苦而絕望的可怕時期。雖然後來獲釋,安返英國,但他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1700年末期,波斯的和平顯然無望,卡加爾族殺死了那特爾皇帝,建立了新的統治權。此時,一度極為繁忙的波斯絹布貿易已難以恢複舊觀,那些尋找東方香料和財寶的歐洲商人,也不再寄望於波斯。
曾努力開拓往波斯路線的英國商人,這時也已不再關心波斯,隻有在1800年的武力外交,才拉回了英國人對東方門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