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疏寒雖然自視曠才傲物,但對紀長風的忠心卻是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對他曾說過的話,雲疏寒也推崇到了極點,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奉為圭臬。
曾經,紀長風特意對雲疏寒分析過大陸上的幾大風雲人物,包括楚臨翊在內,對看似病重的羸弱王爺顧景瀾的評價卻是最高。如今看到自己的對手從普通的離國百姓變成了有戰神之稱的顧景瀾,雲疏寒的手腳頓時就變得慌亂起來。
而對於昭烈士兵來說,他們原本就在這場反複的戰爭中變得疲憊不堪,看著胤國已經休整了許久的大軍挺進了離國,以逸待勞,他們也變得更為焦躁和恐懼起來。
所以,在澹台衍的軍隊仍舊在千裏奔波之中打算回援離國的時候,他自己的子民卻竟然直接打開了國門將胤國的軍隊迎了進去。
天時地利人和俱在,顧景瀾自然不會再給雲疏寒留什麼餘地,生龍活虎的胤國軍隊強勢出擊,一天之內就將原本已經兵臨城下的昭烈軍隊朝後逼退了三十餘裏。
隻要一直撤退,最後不僅會拿不下離國,甚至連自己原本的國土都有可能會保不住。雲疏寒就算再沒有頭腦,也知道這一點。
不管是顧景瀾還是澹台衍,他們才不是什麼慈眉善目的菩薩,而是充滿了野心和欲望的惡狼。若是昭烈落敗的話,他們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可以重創甚至直接侵占昭烈的機會。
雲疏寒並不知曉澹台衍和顧景瀾之間的恩怨,但紀長風曾經跟他說過,現在的大陸上,原本三個強國之間小心翼翼的平衡,在澹台衍對西涼出兵的那一瞬間開始就已經徹底被打破了。
烽火連天的戰爭,對自幼就一心想要統一天下的雲疏寒來說本是個極好的機會,所以他才會在上一次就強勢的出手奪取了趙國,又在這時趁著澹台衍與顧景瀾都沒有時間理會他的時候朝離國攻進。
隻是,上一次進攻趙國的時候紀長風始終都與他在一起。雲疏寒本以為對付這樣的效果應該是輕而易舉的小事罷了,但這次在離國卻讓他的昭烈軍隊屢屢受挫。在屠城之後,因為百姓們的突然反擊,毫無防備的將士們死傷無數。
現在,不僅澹台衍的大軍已經快要逼近他,就連之前一直對外宣稱重病臥床的顧景瀾也突兀的出線要對付自己。可是,他這邊,早就已經進入了苗南之地的紀長風卻始終都沒有訊息。
雲疏寒根本就沒有勇氣與顧景瀾決一死戰,在自己組織的第二次攻城也被擊敗之後,他立即就下了命令,率領著無功而返的昭烈士兵撤退回國。
這個消息一下達出去,昭烈的軍士們不僅沒有因為戰敗而情緒低落頹然,反而都覺得從心裏長長地鬆了口氣。這場冗長而慘烈的戰爭開始的毫無緣由,結束的也極為莫名。
在出城探查的斥候將這個消息上報了之後,寧玨心裏還有幾分懷疑,顧景瀾卻直接搖了搖頭,“這不是詐敗,沒有紀長風,雲疏寒根本就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而且,從昭烈的軍隊拔營離開的情況來看,他們是真心想要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