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厲出地中 魅影梟聲驚鬼子 人來天上 銀虹電閃戮妖魂(2)(1 / 2)

狄武知道芳霞情深愛重,樣樣委曲求全,如非對雲鸞真有把握,不會這等說法,聞言驚喜交集,拉著芳霞,連說:“姊姊真好!失蹤那一天,差點沒把我急死,後來才知你被崔老前輩救去。雖然因禍得福,還是放心不下,相思至今,許久未見,趁此無人之際,讓我親熱一下罷。”芳霞本不知狄武別後心意,對我如何?想要背人探詢他的口氣,聞言好生欣慰。那妖幡共隻大小二十七麵,按九宮方位分插兩崖,均有邪法隱蔽,主幡一破,全數出現。芳霞來時,曾經崔黑女指教,下手容易,一會便全尋到破去,也是對狄武情愛太深,心想女子善懷,每多小性,雲鸞平時雖說得好,見了狄武不知如何?少時當著許多人,便應遇事謙退,好些話都不能出口,意欲借破妖幡為由,和狄武稍微密談幾句,又忿二婢背後時加辱罵,不願護送,哪知一時負氣疏忽,隻圖與丈夫背人傾吐心腹,幾句話的工夫,竟惹出事來!二人邊談邊走,芳霞為防洞中諸人疑心,特將最後一麵妖幡暫緩破去,一麵留意好春坪那麵,見無動靜,越料下手大快,妖徒未及報警便自伏誅,再聽狄武說起巧遇木尊者,殺死為首妖道之事,越發心定。雙方都是久別相思,滿肚皮的話說個不完。狄武雖然惦念雲鸞,急欲一見,因見芳霞戀戀不舍,無限柔情自然流露,想起她為了自己連受許多苦難,好容易才得重逢,既不忍辜負她的深情熱愛,又恐多心,說自己偏愛雲鸞,對她較薄,好在心上人早已轉危為安,不急在此一時,隻得聽之。二人正在玉肩相並,握手溫存,快慰非常,忽聽崖下少女驚叫了兩聲,連忙去往崖口一看,不禁大驚。

原來二人走後,好春姊妹見狄武對於芳霞比對小姐還要親熱,暗忖:“男子的心果靠不住,狄少爺走時說得那好,自己還怪小姐多心,誰知才走數月,便和人家這等好法,婚事還不知有無中變?”越想越氣不忿,立意窺探,先不往洞中趕去,貼著崖腳,尾隨查探,以便少時見了小姐稟告。芳霞先也看出二婢有意窺探,越發有氣,又和狄武初見,貪著吐露心腹,一時疏忽,忘卻二婢尚在下麵。洞中諸人因雙方動手是在穀口一帶,相隔既遠,洞又偏在穀底危崖瀑布之後,二婢貼著右崖掩藏前行,所以一個人也未看見,雖見芳霞出洞時風火大作,煙光彌漫,但是一瞥即隱,隻當芳霞初出遇敵,突圍逃去,連所說的話也未聽清,還在洞中戒備相待,芳霞和狄武談處又在右崖之上,相隔頗遠,更看不見。二婢一用心機,想討主人的好,不料吃了大苦,因嫌難於查聽,心中煩悶,恐被崖上二人看破,不敢走往對麵崖下,到了後來,隻聽狄武和芳霞噥噥低語,似極親密,一句也聽不出。好春賭氣,和采春商量:“狄少爺既沒良心,和女賊親熱,隻要小姐不怪我們,就被看破,也不怕她!”采春人更稚氣,性較好春還要剛烈,早就氣憤萬分,聞言讚好,見前麵崖腳微微前伸,崖上並有藤蔓草樹似可攀援,意欲俏悄援上,聽出更好,否則索性上去叫破,問狄少爺老遠趕來,說是為了小姐,為何近在咫尺,不往洞中相見?主意商定,正要依言行事,忽聽身後地底似有極輕微的異聲隱隱傳出,暗忖地底怎會有這種啾啾鬼哭之聲?疑有毒蟲蛇蟒之類鑽出,明知有異,手中又無兵刃,因氣不過,也未向上招呼,各揀了兩塊石頭握在手內,閃向一旁,打算如是蟲蛇之類,能躲則躲,不能躲使用石頭去打,憑著狄武所傳手法和近兩月練出來的手勁,怎麼也能應付,一時負氣粗心,竟忘了妖人一個未到,身居險地,危機將臨,正各注視。那異聲來自穀中心一帶,先似啾啾鬼哭,甚是淒厲,響到身前,盤旋不去,緊跟著,又聽另一種吹竹之聲也由地底響來,勢更迅速,到了身前不遠,兩種異聲忽同隱去,待了一會,不見動靜。

二女年幼,無什經曆,隻當下麵乃蛇蟲巢穴,並不鑽出傷人,崖上二人笑語漸近,又聽狄武在喊“好姊姊”,不由氣往上撞,便不再觀察地底動靜,一同回身,正待援崖而上向狄武質問,猛覺腦後一股陰風冷氣撲上身來。當時機伶伶打了一個冷戰,毛發皆豎。二女大驚回顧,剛一轉身,便見後麵立著一個道裝怪人,身材瘦長,麵如死灰,一雙怪眼綠黝黝隱射凶光,道冠上掛著兩絡形似紙錢的飄帶,手持拂塵,背插一麵上繪白骨骷髏的麻幡,腰懸寶劍,神情十分醜惡,左右還有兩個小黑人,周身黑煙浮動,離地尺許,淩空而立,手中各持一叉,叉尖上一團團的碧光,宛如火焰,熊熊冒起,形貌更是獰厲,無異惡鬼。二女雖主人憐愛,待遇優厚,與別的仆婢不同,又學會了一身武功,至多也隻隨同主人山中打獵,從未上過大陣,幾曾見到這等凶惡的妖人惡鬼?由不得心膽皆寒,剛驚叫得一聲,震悸忘魂中,瞥見妖道把手一揚,立有一片黑煙當頭罩下,耳聽低喝:“速將兩女娃送回山去!”底下話未聽出,心神一迷糊,當時知覺皆失,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