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我的江湖(1 / 2)

首先聲明,本人寫這個東東的主要目的是給自己看的。

為什麼要寫《大昆侖》,因為他集中了本人多方麵的興趣,所以寫了兩章《分裂》又回到這個上麵來了。昆侖始終是個神秘的地方,那裏終年冰雪,人跡罕至,將兩個主人公安排在那裏,是為了不必在身世上大費周章。

強調兩點:1、《大昆侖》不是《大唐雙龍傳》,本人為了避免重複於前人的作品,還是用了一番心思,然而做的並不很好。為了區別於寇、徐的一動一靜,本人特意把穆天合安排成冷酷的劍客,結果最終導致他成了另一個西門吹雪。而元宗何又試圖區別於徐子陵,結果人物形象又過於木訥了。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管你是劍仙還是劍聖都離不開最初為人的過程,所以他們還是應該再豐滿些,穆天合還好,畢竟隻露了一麵,元宗何卻要重新來過,這是比較討厭的事情。我不想為書中人物的性格規劃既定的路線,基調是我安排的,怎麼發展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事情,我也在期待更多的了解;2、《大昆侖》不是神話小說,盡管貫穿本書的兩條主線之一在於“六道天書”的爭奪,可“六道天書”不是神仙的作品,而且也不應該有太多仙界之靈來幹擾人世間這場大戰,否則豈不是變成另一個《荷馬史詩》(當然本人達不到人家那種境界)了嗎?既然說道“六道天書”不免羅嗦幾句,令人惱火的是這個名稱已經被人用過了,而且作為小說的題目出現。但是本人開頭就已經使用了很多已有的稱謂,也就罷了。而且劉定堅的《六道天書》是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及地獄,我這裏隻想好了三本,即是昆侖派的《遁甲天書》、大日如來的《劍極天書》以及六祖禪宗的《忘念天書》,還好不是一樣的東東,給我留下了一點發揮的空間,相信應該比他的作品要好。

最初的本意肯定不是要寫純曆史的小說,但本人在初寫時確實考慮欠周。那就是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如何定位的問題,這久導致了我書中對於武功的描寫不能統一。所以我在這裏明確書中的武功描述以內功變化的細節為主,其次才輪到招式,畢竟麵對內力高絕的對手你招式再妙也是無用。當然武功隻是“六道天書”中的一道,其餘的因為大家也不了解,所以隻要看了書自然就知道了。

下麵該談到書中幾個主要的人物了。本書的困難之處在於所有中國人都對主要的出場人物耳熟能詳,怎麼定義他們才能有血性,有原則才是最大的挑戰。這裏本人對楊玉環給予了最大限度的同情,畢竟一個弱女子無力左右時代格局的變化,我們要強加一個罵名給她的時候,可曾捫心自問?734年,楊玉環成為壽王妃時隻有十六歲,李瑁大概也在這個年紀,鑒於楊玉環自己本身出色的姿容,我相信李瑁一定會拱若璧珍。當然前提是他並非同性戀,我想經曆了幾百年龍陽之好應該不會再象漢代那樣張狂了吧。六年後,兩人幾乎可算天人永訣,因為壽王的父親“獸王”玄宗看上了這個姿色俱佳的兒媳婦。玄宗何以會看上楊玉環曆代說法不一,反正是跑不了高力士這個大太監弄鬼,但從留下的史料可知,楊玉環在那個時代是非常出色的,至少聲勢應該在現在的李[汶]、王菲之上。女人的成功往往是男人造就的,唐代能以肥為美,無非是看中了豐滿的女性第二性征發揮的比較出色。在留存的侍女圖及各色壁畫當中,無一不把女性的乳溝表現的淋漓盡致,楊玉環在這方麵一定有過人之處,現代的形容詞中什麼又高又挺的對她來說可能隻是小兒科而已。我看過一篇網文,精彩之處道:

“於是

幾乎可以注定

快樂是兩個人的

痛苦是你一個人的

媽富隆是你一個人吃

手術室是你一個人進”

“從不相信睡在男人的錢上會有多舒服從不相信男人的三十六招七十二式

從不相信男人能夠巫山**連綿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