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忠信重領十業幫 解危難踏新征程(1 / 2)

這時跟在金珠後麵的幾個手下頓時四下逃散,可沒跑出幾步,便被圍觀的人你一拳,我一刀地活活打死了。苦兒回到鄭恪和朱如天的身邊,川兒、柳揚和冷竹青等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將苦兒抬起,拋向空中。幾個姑娘也是圍在他們周圍,歡呼雀躍。他們在歡慶這場勝利。人們也漸漸地圍了過來,向他們祝賀。

羅忠信帶趙福、李倫、劉興及童成向朱如天、鄭恪行禮與眾人告別,去十業幫上任去了。

趙財從頭到尾觀看了這場決戰,看得他是膽戰心驚,他暗自慶幸自己沒得罪田力均。來此觀戰後,倒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命比錢更重要。他趁著人們忙碌之時,快速離開現場,返回了南陽府。

田力均帶著官兵來打掃戰場,掩埋屍首,清風道長帶領弟子們作法超度亡魂。月兒和莊兒等人收拾起地上的兵器,交給一衙役統一保管,留做護林之用。百姓也都自發地組織起來,幫忙清理現場。

山南城酒樓的宮掌櫃及街上的鄉紳們早已在山南城酒樓備了幾桌酒席,以此感謝眾位英雄給山南城百姓帶來的平安生活。宮掌櫃舉杯代表鄉親們說道:“我雖是外來人員,可畢竟在山南城生活了這麼多年,我代表山南城的百姓敬各位英雄一杯!”眾人一齊舉杯喝下後,一位鄉紳問道:“苦兒、月兒是我們的窮鄉親,沒聽說他們還有姑姑呀?”喬如虹笑了笑說道:“是我師傅的玉佩將我們與叔叔及苦兒、茹兒他們連在了一起。玉佩被做成八個護身符,也是天意,讓這幾個孩子相聚,相知,並共同習武強身。是師傅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讓我們遇到了叔叔還有了這麼多優秀的子侄,帶給我們這麼多的歡樂。為此,我們要感謝山南城養育了這麼好的兒女。”說罷,喬如虹和冷月嬌舉杯敬了大家一杯。苦兒站起來說道:“這小小的護身符雖給我們帶來一些災難,但最終還是給我們帶來了幸福。它讓我們遇到了田叔叔、爺爺和二位姑姑。正是有了他們這些高人的指點,才使我們有了今天的成績。並保佑我們順利完成了四海遊學,同時也建立了勝過親兄弟的感情紐帶。可它畢竟隻是個物件,而爺爺、朱爺爺、二位姑姑和田叔叔,以及我們的父母官——田知縣才是我們山南城百姓的福星,讓我們舉杯,為他們幹杯。”

比武雖然結束了,可山南城內卻依舊是熱鬧非凡,大小客棧全住滿人,酒樓的客人也是絡繹不絕。

古鎮的張桐也隨著客棧的齊掌櫃及三位夥計一起來到山南城,齊掌櫃準備在這裏新開一家大客棧。而張桐則決意要做一名懸壺濟世的好郎中,便留在苦味堂跟著茹兒學醫,準備將中原的醫術帶回大漠,以解大漠百姓的病患之苦。茹兒準備將父親的理論及自己這幾年運氣醫病的心得加以整理,編著《運氣類注》一書,以備後人參考。

原來的一品香酒館,現已改建成孤兒院,田育勤、月兒在此教授這些孤兒們。趙財曾在田力均的陪同下,來過這裏,看到孤兒朝氣蓬勃的精神麵貌,聽到房內不時傳來孩子們的讀書聲和習武之餘的歡笑聲,他由衷地說:“山南縣,本府覺得這裏的孤兒不孤啊!有你這樣的好官,真是朝廷之幸、百姓之幸啊!”

城中的百姓也都希望把自家的孩子送入孤兒院,接受教育,怎奈縣衙資金有限,暫時無法接收更多的孩子。而百姓的生活好了,孤兒的數量也會有所減少。因此,田力均、苦兒正與鄭恪、冷麵雙豔等人商議興辦學堂之事,以解百姓之需。

苦兒將從雲南帶回的一塊大的玉片,分別做成幾個玉佩,給杏兒、柳揚、倩兒和雅兒及孤兒院的孩子,每人刻了一枚,玉佩前麵是姓名和肖像,後麵是個“正”字,希望孩子們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苦兒說道:“這小小玉佩,是爺爺、姑姑及哥哥、姐姐對你們的祝福,希望你們長大成人後,能成為有用之人。你們要刻苦練功,隻有自身功夫強、本領硬,才是自己最好的護身符!”

杏兒、柳揚和倩兒也時常來到孤兒院,跟著田育勤學習琴棋書畫,田育勤對杏兒和柳揚很滿意,時常誇他二人頗有苦、茹之風。孤兒院成了山南城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讓山南城的人們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山南城複活了。

可是天道無常,一場從北京傳來的大瘟疫來了,“疫癘饑荒相繼作,鄉民千萬死無辜。浮屍暴骨處處有,束薪鬥粟家家無。”當瘟疫降臨時,很多身體健康的人突然開始頭部發燒,眼睛變紅,發炎;口內從喉中和舌頭上出血,呼吸不自然,不舒服。其次的病症就是打噴嚏,嗓子變啞。不久之後,病人胸部發痛,接著就咳嗽;以後就是肚子痛,嘔吐出醫生都沒有定名的各種膽汁,大部分時間是幹嘔,產生強烈的抽筋。到了這個階段,有時抽筋停止了,有時還繼續很久。撫摸病人時,可以感覺他們的體表溫度不高,也沒有出現蒼白色;皮膚略帶紅色和土色,發現小膿包和爛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