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棺釘,陶眠將棺材封住,下葬,葬在了那棵永不開花的栗子樹下。
小神醫在來望安葬之後,就要離開。他許久沒回穀,心中惦念。
陶眠和元鶴把他送出了山。
這回隻剩師徒二人,他們在這裏多停留了幾天,把來望的遺物歸攏整理,東西不多,兩天就清點完畢。陶眠把它們一並埋在栗子樹下。
天氣晴好,風和日麗。陶眠抓了幾捧土,拍在來望的墳塋。
元鶴守在一旁,手裏提著一個竹籃,籃子裏麵裝滿了紙錢。
“我和來望認識很久了,特別久。他見過你的五師姐、六師兄,也見過你的祖父和父親。
來望這老家夥很能活。我的弟子一個接一個地離開我,他竟然還能陪我走這麼長一段路。”
陶眠仍記得,剛結識來望道人時,他是躺著的,和現在一樣。
正準備碰瓷。
“那時你六師兄還在我身邊。
因緣巧合,這個躺下的碰瓷老頭,是在你六師兄最走投無路時,救下他的那個道人。”
還有一個叫李風蟬的小姑娘,如今大抵也是故去了。
“那姑娘和你有點親緣,她是陸遠的妹妹陸遙的後人。”
元鶴的眼睛微微睜大,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還真是妙不可言。
陶眠拍了拍掌心的土,站起來,手裏還捏著一根狗尾巴草,眼神溫溫地落在眼前的墓碑,眼底盡是回憶。
“來望隨我一起去桐山派,赴千燈樓。桃花山險些被六點五一把大火燒空時,他來救過,風波遠去,在我昏迷之時,他還代我種了好長時間的仙菌。
你的祖父也是他看著長大的。從他最初被收養,到他考取功名,高中狀元。
你的箏師姐病重時,他也在。
後來你來到桃花山,來望也幫了我很多忙。”
陶眠說到這裏,揚起嘴角笑笑。
“之前沒細想,原來,我和來望已經是這麼多年的朋友了。或許我比我意識到的更依賴這個朋友,有什麼難事我都去找他。
來望是個樂觀的人,天大的事情,經他三言兩語一化解,都不算事。
這些年坎坷波折,艱難行舟,船沒翻,還得仰仗著有來望在。
如果沒有他,好多次,我可能就撐不下去了。”
思及此處,仙人的嘴角落下,眼中又起了淡淡的哀思。
“來望說他不求長生。如今他已得圓滿,他終於能和那個栗子仙女在一起了。”
來望故去,陶眠心中酸澀,卻也為他終得所願而感到欣慰。
他是有牽掛的人,他的牽掛不在此岸。
年少時一見傾心的人,數百載後,終於能和她相會。